消息一出,众诸侯一片哗然,同时心中深深恐惧。
一个董卓就这么难对付了,若是再加一个张新,他们还怎么玩?
要不散伙吧?
众诸侯纷纷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前来张新处询问。
最先来到张新营中的,是袁绍使者。
“宣威侯,我奉扬武将军之命前来询问,近日传言君侯欲击扬武而投董之事,是真是假?”
“董仲颖好手段啊......”
张新心中感慨,“不愧是汉末大魔王,我倒是小觑你了。”
董白的车驾刚入青州,这则流言就立马传开。
他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是中了董卓的离间计了?
把董白送过来,既能为董氏留一支血脉,完成他与张新的约定,又能挑拨诸侯联军的关系,一举两得。
反正蔡邕还在他手上,倒也不怕张新把董白宰了明志。
不过董卓还是心疼孙女的,估计是怕诸侯们得知消息后派兵截杀,硬是拖到现在才散布流言。
否则这个流言早该传开了。
“董卓确实将他的孙女送了过来,但我与董卓既未结亲,也没有投靠他,自然不会背叛联盟。”
张新想了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首先,董白是个女子。
在这个时代,因为生育价值的存在,即使董卓罪恶滔天,她一个被牵连的女子,也罪不至死。
其次,张新还有孝道这张大牌。
这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再者说了,离间计之所以能生效,利用的就是人们之间互相猜疑的心理,与事实的真假与否无关。
中计之前,这是阴谋。
中了计,那就是阳谋了。
张新不是党人,和袁绍他们本来就玩不到一起去。
董卓既然决定用自己的亲孙女来离间,那他否认也没用。
毕竟前段时间他确实派了车驾去青州,诸侯们一查便知,没有否认的必要。
倒不如大方一点,以示坦荡。
使者得了回复,回到袁绍处复命。
其余诸侯的使者也陆续到来。
张新一一告诉他们实情。
孙坚自然是无条件相信。
酸枣的诸侯们得到消息,也松了口气。
也是,人家的老师还在董卓手里,为了孝道,保一个董卓的孙女也没什么。
又不是孙子。
袁术无所吊谓,继续刮他的地皮。
反正张新离他那么远,影响不到他。
“宣威侯天下英雄,又岂会为了区区一个女子,与天下人为敌?”
曹操不屑的笑道:“董卓此计,不过是为了离间联军罢了!”
他看的很明白。
诸侯联军中,主战派的他和鲍信、孙坚已经大败,短时间内无力再战。
要说谁能击败董卓,那就真的只有张新了。
董卓此举,无非是想把最后的主战派孤立罢了。
“只有傻子才会中计!”
曹操大手一挥,下了定论。
又过几日,袁绍使者再次来到,并且传书各路诸侯,让他们一起联名,叫张新杀董白以明志。
“你以为我是你啊?”
张新直接怼了回去,“你家都被董卓灭了,你还天天在怀县饮酒作乐,不思进取。”
“老子没你这么没心没肺,我父母都不在了,就这一个老师,当然要想办法保他性命了!”
“倒是你袁绍,联军起兵这么久,你一兵不发,整日就在怀县拉拢大族,是想干啥?”
同样的,张新也把这些话都写成书信,给诸侯们都送了一份过去,让他们给评评理。
消息传开,天下人看袁绍的眼神就有点不对了。
对哦!
你天下楷模袁本初,浓眉大眼的俊后生。
人家张新、曹操、鲍信、孙坚,都进过军了。
就连张邈也出过力。
董卓都把你老袁家都给屠了,你咋一点动作没有?
身处邺城的韩馥得到张新书信,心中愈发忌惮。
从渤海来时,袁绍麾下不过万余兵马。
如今王匡帮他,又有各路豪杰不断投奔,此时他麾下的兵马已经超过了五万之数!
袁绍的声势日益浩大,而韩馥却因为要给联军筹措粮草,收获了无数骂名。
算上张新,河内大军将近八万,酸枣那边也个有十余万。
即使河内,兖州本地也有粮草,但二十多万大军,每日所费甚巨,根本不够。
韩馥为了这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大半年来,他几乎把冀州的地皮都刮了一层。
“再这样下去,冀州姓韩耶?姓袁耶?”
韩馥心中惊疑不定,开始偷偷减少给联军输送的粮草。
“张新小儿欺人太甚!”
袁绍收到张新书信,勃然大怒,“好!你不是说我不进兵吗?那我就进给你看!”
过了两日,王匡领着两万大军来到孟津,就在徐和的前军大营边上扎营。
表面上,王匡声称是来助战。
实际上袁绍给他的命令是,找个机会干张新一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