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有些进度

作品:这个警官从不加班|作者:我也不想的啊|分类:悬疑|更新:2025-05-01 15:17:55|字数:4454字

李禹一怔。

也就是说,如果是领养的话,这些资料,警方应该是有登记记录的,在档案中只要输出死者的名字,应该都会有信息提示?

李禹看向苏锦玉,后者眼里流露出无辜,摇了摇头,表明警方没有。

如果有的话,她就拿给李禹了,警方也不至于查的这么艰难。

“感谢你的配合。”

得知了自己想要的信息,李禹便和周梅挂断了电话。

深呼吸了口气,李禹觉得自己的方向查正确了。

“苏同志,领养确实需要手续的,你们警局没有登记在册吗,只要登记户口,按理说全国各地都能查询到才是。”

苏锦玉当即摇头说明:“户籍能查到,但查直接是被领养的,几乎不可能的呐,在公安登记户口的时候,可能会用到领取手续合同那些,但警方的电脑中是不会写出收养这类说明的,有些被领养的婴儿,从小没有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比比皆是。”

“如果信息库中,直接写明是被领养的,有时候会对其产生困扰和打击,有些人接受不了身份的转变,而导致发生一些悲剧。”

这么说也没错,李禹也没法反驳,但他还是不甘心问道:“难道就没有属于警方系统自己能查询的档案?”

“收养档案,一般是由收养机构进行保管,公安机关也只可能会在户籍更新当中,涉及到相关工作的更新和记录。”

警方也只能说是有机会记录着,并不是百分百。

苏锦玉停顿了下,又说道:“而且他们如果被收养的话,最少就要回溯到三十几年前,92年收养手续才正式出台……在这之前,收养手续不正规,也可能上着户口。”

所有死者按照今年计算,年龄都在45岁上下,被领养时,很可能还是收养法落实之前。

“不过还有个可能,三十几年前即便要做登记,也只是人工手写档案记录下来,然后再存放,毕竟那个时代可没有互联网,人均手中电子产品……”

“后面随着电子产业的普及,办公化,才逐渐有全网覆盖,但几十年前的资料,也不可能一一去录入才是。”

“所以导致资料发现不及时,或者被遗漏……”

被这么普及,李禹也几乎明了,他觉得手写没有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

苏锦玉轻轻咬着食指关节,思索道:“李同志,如果你的方向是正确的话,我们可以向局里申请下领养档案,找找线索。”

“嗯,这个我知道。”李禹点头。

不过,目前还需要去验证到底都是被收养的这个结论,正不正确,只验证了一个死者,还不足以支撑他的这个推测。

不过李禹觉得大概率方向是对的,从周春这一点上来看!

见着天色愈发昏暗下来,李禹迫不及待的带上苏锦玉找上了郭迎夏郭局长。

在李禹说完情况后,这位面瘫的郭局长,也不禁露出几分喜色,当即大手一挥,保证说帮李禹派人去查清楚这些受害者到底是不是被领养的。

“李同志,太感谢你了!”郭迎夏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是话语热忱。

接着他又怅然道:

“这个案子自我在职之后发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我的一个心病,如果真的能破,我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一个心愿。”

“李同志,后面如果有什么进展,需要什么帮助,你随时开口,我会让警员竭尽全力的去帮助你们!”

得到郭迎夏的承诺,李禹说了句尽量。

而这位郭局,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当着李禹的面,拿出手机交待下去,让警局的刑警,在一个小时内,调查清楚受害者们到底是不是被领养的。

这种就是从两方面调查。

一:寻找档案记录,看能不能找到。

二:找死者家属确认。

有警局警员的一个帮助,这类工作可比李禹做起来要高效快速很多!

在警局食堂吃完晚饭,李禹便就被郭迎夏叫了过去。

不过这次没让苏锦玉前来。

“李同志,因为小苏的职位关系,很多案件还有线索,不方便让她知道。”

这个很正常,李禹完全能理解,不是任何警员都能知道一线调查进度和卷宗的。

合乎情理。

能因为一个小职员给李禹解释一下,作为局长,郭迎夏也从侧面表示出重视李禹的态度。

只见郭迎夏从手机当中调出了手底下警员的线索信息。

从李禹汇报到现在,还不到一个小时,可以说他们的行动力非常强悍了。

“我让警员们去走访杭城死者的家属,外地几名死者,我也拜托了他们死亡当地的警局前去笔录,最终得到一个结果。”

郭迎夏语气凝重:“除开孔刚家属没法给出信息,其余全部死者,确实都是被领养的!”

此言一出,李禹松了口气。

他的方向没错!七个死者都相同,那么孔刚肯定也跑不掉!

这便是八个死者的共通性!也是他们之间的关系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这个警官从不加班》,方便以后阅读这个警官从不加班第337章 有些进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这个警官从不加班第337章 有些进度并对这个警官从不加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