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
朱元璋一把抢过盒子,翻来覆去地看,“这纸盒子能自己发热?你小子莫不是会妖法?”
徐达凑过来,独眼瞪得溜圆:“江小子,这玩意儿比上次那个方便面还神奇?”
“岳父大人一看便知。”
江临神秘一笑,又从袖子里掏出三个同样的盒子,“诸位稍等,我去取些水来。”
汤和摸着盒子表面:“这纸壳挺厚实,里面装的啥?”
许多赶紧搬来几张凳子,朱元璋大马金刀地坐下,已经开始撕包装:“咱先拆开看看!”
“父皇别急——”
江临端着碗水回来,正好看见老朱已经把盒子扯开了一半,“这得按步骤来.....”
盒子里整齐地码放着几个小包:底料包、蔬菜包、肉片包,还有一包粉丝。最下面是个扁平的塑料盒,分成上下两层。
“就这么点东西?”
朱元璋捏起一片冻干的牛肉,“够塞牙缝吗?”
江临不慌不忙地接过盒子:“父皇请看。”
他掰开上层食盒,把各种料包一一放进去,然后打开下层,“这才是关键。”
下层装着灰白色的块状物,朱元璋伸手就要摸,被江临拦住:“这是生石灰,遇水会发热,小心烫伤。”
“石灰能发热?”
朱标一脸怀疑。
“标儿你读书多,可曾见过这种记载?”
朱元璋转头问太子。
朱标皱眉思索:“石灰入水会沸腾,但用来加热食物.....闻所未闻。”
江临已经往石灰块上倒了少量水,立刻响起“嗤嗤”声,一股白烟冒了出来。
他迅速把上层食盒卡上去,盖上纸盖。
“这就好了?”
徐达探头探脑地问。
“等一刻钟。”
江临把盒子放在地上,“这期间千万别打开,蒸汽会烫伤人。”
朱元璋蹲下来,耳朵贴着盒子:“嘿!里面在咕噜咕噜响!”
汤和挠挠光头:“江小子,你确定这玩意儿能吃?不会中毒吧?”
“汤伯放心,”
江临笑着又组装好另外三盒,“我在家试过好几次了。”
朱标若有所思:“若是真能成,行军打仗时可方便了。士兵们能吃上热食.....”
“妙啊!”
徐达一拍大腿,“当年北伐时要是能有这玩意儿,弟兄们也不用啃硬馍馍了!”
朱元璋突然想到什么:“江临,这一盒成本多少?”
“材料大约二十文钱,”
江临心算了一下,“卖五十文一盒,利润可观。”
“五十文!”
老朱瞪大眼睛,“够买三斤米了!”
江临解释道:“这是牛肉火锅,还有更便宜的素菜口味。批量生产后成本还能降。”
正说着,第一个盒子里传出“咕嘟咕嘟”的沸腾声,浓郁的麻辣香气飘了出来。
“好香!”
许多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朱元璋像只闻到鱼腥的猫,围着盒子直转悠:“能开了不?”
江临看了看怀表:“再等三分钟.....好了!”
他小心地揭开盖子。
惊艳亮相
一股蒸汽“呼”地冲出来,伴随着扑鼻的麻辣鲜香。
只见食盒里红油汤底翻滚,牛肉片已经变成嫩滑的薄片,蔬菜恢复了水灵灵的状态,粉丝晶莹剔透。
“神了!”
朱元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真熟了?!”
江临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吹了吹:“父皇尝尝?”
老朱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顿时表情凝固了。
他的眼睛先是瞪大,然后眯成一条缝,胡子一翘一翘的。
“怎么样?”
徐达急不可耐地问。
朱元璋没说话,又夹了片香菇塞进嘴里,咀嚼几下后突然大喊:“拿酒来!”
许多赶紧跑去拿来一坛酒和几个杯子。
朱元璋倒了杯酒一饮而尽,长舒一口气:“过瘾!比御膳房的火锅还够味!”
其他人见状,纷纷打开自己的那盒。
朱标的是菌菇口味,徐达是麻辣牛肉,汤和则是酸菜鱼。
“这鱼片.....”
汤和夹起一片雪白的鱼片,“居然是新鲜的?”
“是冻干技术,”
江临解释,“肉蔬先急速冷冻,再脱水,遇热水就恢复原状。”
徐达已经辣得满头大汗,却停不下筷子:“过瘾!这辣度比蜀地的还带劲!”
朱标小口啜饮着菌菇汤:“鲜美异常,竟有五六种菌子的味道。”
朱元璋已经吃完了自己那盒,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江临,这石灰发热是什么道理?”
“这叫化学反应。”
江临拿起水碗演示,“生石灰遇水会生成熟石灰,释放大量热量。”
他在桌上倒了点石灰粉,滴上几滴水,立刻冒出白烟,石板桌面都烫手。
“乖乖!”
徐达赶紧缩回手,“比炭火还烫!”
朱标若有所思:“所以下层加热,上层食物.....妙哉!”
“不止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