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明第一支远征军

作品:大明狗腿子|作者:一念烽火|分类:历史|更新:2025-02-12 21:22:37|字数:9814字

如果,再算上一路上的磕磕碰碰。

什么流寇,猛兽,疟疾,天花,瘴气之类的……

别说挣钱,大概率十个去,能回来一个,就算不错了。

朱佑樘摇头不语,脸色淡漠。

他之所以要和张山风,一起动摇科举,根源就在这里!

他登基之后,一上来并未针对懒散的武官,以及纪律散慢的军队。

而是刚登基就开始怼文官和儒家,问题就在这里!

儒家,是以前所有帝王的选择。

因为,他们能禁锢百姓的思想,给人们灌输忠君爱国的信念。

从而达到,所谓的“长治久安”的效果。

但是!

这些却不是朱佑樘的选择。

儒家的思想,太过保守!

他们不仅在接受新的技术,追求进步方面,十分顽抗。

完全是慢性自杀式的,自我良好的,封闭了大明的未来。

儒家将所有人,圈在了原地!

千年未进步!

而且!

在骨子里,儒家的教义,所谓的,表面上的“仁爱”。

这是朱佑樘这类雄心勃勃的帝王,最为讨厌的东西!

这一套虚伪的装模做样,在不久的将来,让朱佑樘找不到,出兵攻伐四方的理由!

毕竟朱佑樘没有洪武皇帝的功绩,强行出兵,下面的人阳奉阴违,很可能兵败!

再加上,文臣历经千年,越发自我膨胀,简直无知到愚蠢的自信。

让大中华无法放眼世界,徒自坐拥世界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人口,却从未走出国土一步!

这是必须打破的,一层无形的禁锢!

但是!

这并不是一句话,一道圣旨,乃至一个人就能改变。

所以,张山风采用了一个字来改变。

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文官与商贾,就是在如今清廉之风,盛行的情况下,依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那么,将这个利字抛出来,自然会有收获。

所以!

张山风自信的一笑:“诸公所言差矣!

诸公有所不知!

方外之地,虽贫瘠异常,但终归藏有金银!

至于,有多少金银,就要看走出去看看才知道。

这一点从本官这几年,从古丝绸之路,每年四五百万两的收入看,是十分不错的!

化外之人,虽教化不兴,但本质也是人!

饿了,也需食米粮;

冷了,也要着衣物;

他们也是人,也要生存,那么就需要大明的商品。

据这些年,多次卖出丝绸的经验看。

本官觉得,孟加拉国、德里苏丹国等国,国内黄金和白银,不在少数!

其土地数量,也不在少数。

然而!

他们却因为战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大明如今正好粮食产量过剩,粮价暴跌,丝绸、茶叶等货物,价格也暴跌。

布匹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再过几年,棉麻地多起来,终究也会有富余,价格也会堪忧。

将大明的这些货物,以三倍,五倍,乃至十倍的价格,卖于这些蛮夷。

即救活万千生灵,一展大明天子圣恩,又赚的钵满盆盈。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岂不美哉?”

在场的官员,当然心动。

但是!

说的简单,做起来难!

他们都明白一点:万里之遥,别说运输费用,光就路途的凶险,就艰难万分。

稍有不慎,就是人财两失!

徐溥担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张公此言不无道理。

但是!

你有骷髅师作为护卫,无惧猛兽,蛮夷不得近身,自然横行无忌。

奈何普通商贾,岂能与张公相提并论?

其他商队,人不过三五,货不过百千,如遇豺狼虎豹,尚且无法自保。

更别提蛮夷之地,劫匪盗贼,杀人越货!

甚至,番邦王侯,无礼之徒的劫掠!”

虽然,你是很牛屁。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牛屁。

张山风没搭理徐溥,而是看了一眼李蕙,问道:“如让李总督领一军做先锋,先行探路。

征不服,平盗匪,修官道,可愿否?

如若蛮夷臣服,盗匪惊惧,官道畅通,商队也就可行了。

再引数卫驻守巡逻,可保商贾繁华!”

谁敢抢掠?

打死他!

谁不服?

再打死他!

路不行?

再打死……再修路!

显然,这是非常大手笔的投入。

一众官员纷纷看向李蕙:刚刚你不是闹腾的最欢快吗?

你愿意去,将一路上不服的番邦,以及蛮夷打一顿吗?

李蕙下意识的后退一步,他的答案很明显。

不敢!

这一去,还回得来吗?

如果领着他手下的那群废物去,八成是交代在外面了。

就算领着骷髅师去,去的人少了,或者后勤保障不到位,都很悬!

李蕙连忙跪地叩头:“非臣不愿,实则臣力有不及,恐难以担当此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狗腿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狗腿子第9章 大明第一支远征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狗腿子第9章 大明第一支远征军并对大明狗腿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