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虽然被抓,但他们心里更加认可王凯的说法,而今最好的做法不是让他们到城头送死,而是将夏国交由二皇子来治理。
等李荣春回到宫中,武胜燕来报:“王凯的老师是姜无涯!”
李荣春眼中寒光一闪,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姜无涯那个老匹夫征兵不积极,而今看来,果真是有问题!你将人关起来,先不要打草惊蛇!”
所谓的蛇,自然是指兵部尚书姜无涯。
夏国皇宫,议事殿。
自从宰相王蒙随驾北迁后,兵部尚书姜无涯隐隐成为百官之首,而他亦是站出来表态道:“殿下,强征壮丁已致民怨沸腾,今早东市骚乱就是明证。臣请立即停止此策,以免酿成大祸!”
李荣春不动声色,冷冷地打量着姜无涯:“哦?姜大人消息倒是灵通。只是今早东市骚乱,乃是几个书生而起,不知可认识这这个带头的书生呢?”
她一挥手,侍卫押着那一个白衣书生上殿,正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书生王凯。
姜无涯自然认得自己的学生,于是沉着脸质问道:“殿下这是何意?”
“他已招认受你指使。”李荣春缓缓站起,而后亲自取下架子的宝剑:“姜无涯,你勾结叛军,煽动民变,该当何罪?”
“血口喷人!”姜无涯怒吼,亦是摆起老资历道:“老臣侍奉三朝,岂容你一个黄毛丫头污蔑!”
殿中的官员面面相觑,虽然有人为姜无涯说话,但更多的官员还是隔岸观火。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感受到这位长公主的强势。只是现在对重臣动刀子,虽然是立威了,但似乎并不利于团结。
要知道,姜氏虽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姜无涯的门生遍天下。如今以姜无涯勾结李锋的罪名处置,恐怕很难服众。
李荣春的嘴角上扬,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供状道:“这是你学生王凯的供状,你不仅煽动他带头闹事,他还亲眼看到你跟李锋有密信往来,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些都是你们逼着我招供的!”王凯当场翻供,而后恶狠狠地指着长公主李荣春道:“我老师根本没有做过这些事,倒是长公主,敢问可是你有背后操控米价,逼得百姓吃不起米粮?”
咦?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将目光落到李荣春的身上。
这阵子米价飞涨,不仅百姓怨声载道,哪怕他们官员亦是深恶痛绝。只是不知晓谁给那些粮商勇气,米价是一天一个价。
若说长公主李荣春才是幕后的操控者,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了。
商人逐利不假,但亦会考虑安全问题。当米价到达一个天文数字,若不是有当政者支持,他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米价飞涨与本宫何干?”长公主李荣春没有想到被反戈一击,但自然不可能会承认。
王凯冷哼一声,却是突然发问道:“你既然调查我,知道我跟姜师是师生关系,那你可知我为了谋生,一直在孙氏米行充当账房先生呢?”
“你是孙氏米行的账房先生?”长公主李荣春心里咯噔一声,显得十分震惊地道。
旁边的太监孙成知晓此事,于是认真地点头:“殿下,他确实是孙氏米行的账房先生!”
“你怎么不早说?”长公主李荣春的气血上涌,于是大声指责道。
若她知道王凯有这层机会,她是绝对不会让王凯在这里跟她对质,甚至不可能给王凯留活口。孙氏米行,那是她最大的敛财米行。
太监孙成扑通在地,连连叩头道:“奴婢以为此事不重要,所以才没有向您汇报!”
这……
殿中的官员都是人精,而今看着他们如此反应,如何还不晓得这是怎么一回事。
谁能想到,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长公主,私底下竟然是米商通过高价敛财的幕后黑手。要知道,这段时间城中米价飞涨,不少百姓已经饿着肚子,甚至是因此而饿死。
“长公主,你如此操控米价敛财,又是何意?”姜无涯得知真相,亦是大声指责道。
刑部尚书孙继宗等官员纷纷望向李荣春,对这位长公主的好感已经降到冰点。
他们终究是夏国的臣子,若是长公主真能守着这座城,他们未尝不能好好辅助长公主一起治理好这个国家。
只是长公主如此行径,让他们感到寒心到极点。
长公主李荣春深知这个事情败露,对她的名声是致命的:“你们莫要听他胡言乱语,本宫怎么可能做出此等恶事!”
“这是孙氏米行的账本,而且所有的汇票皆入你名下!”王凯语不惊人语不休,于是掏出一份账本道。
长公主李荣春的大脑“嗡”地一声,突然发现事情已经开始失控:“来人,将他的嘴堵上,他诬蔑本宫,本宫要诛他九族!”
“长公主,你莫是忘记了,我既无家人,亦无族人!”王凯面对这项罪名,显得满眼愤恨地道。
长公主李荣春的眼珠子一转,于是指向姜无涯道:“那就诛你的师长,诛你的同窗,本宫看你还敢不敢胡言乱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