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曹操的诚意

作品: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作者:棠梨煮雨|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3 01:51:14|字数:4288字

晚膳用了一半,下人忽然匆匆跑来,说沮授求见,现已在书房等候。

张尘知道沮授此时求见,必有要事,于是匆匆前来。

一进书房,沮授便即见礼道:“属下拜见主公。”

“不必多礼,公与此时来访,有何要事?”

“主公,曹操有信到!”

“信在何处?快拿来我看!”张尘闻言,顿时一惊。

沮授随即将信递上,张尘接过一看,只见信封仍然漆封完好,未曾拆过,信封上却是写着“大将军亲启”五个大字。

沮授又道:“这信是给主公的,但曹操却没有将信递到主公府上,而是派人送到属下这里,想来是为掩人耳目,故属下不敢怠慢,特来转呈主公。”

张尘随即将信拆开,取出信来。

一看之下,张尘脸上不禁浮现起了笑容。

“孟德兄,果不负我!”

“主公,何事大喜?”

“你且看看。”张尘说罢,将信纸递给了沮授。

沮授看罢,也是大喜过望,连声道:“主公,天助主公!曹操与主公约定里应外合,共灭董承一党。此番,大事可成矣!”

原来,曹操在信上说,董承唆使其父游说于他,想让他起兵攻打官渡、黎阳一带,借机调走邺城守军,使得邺城空虚,董承一党才好趁机发难。

曹操在信中还约定,他会派兵佯攻官渡,届时,张尘便可假意调走邺城守军,以此来迷惑董承,引蛇出洞。

郭嘉之事已了,张尘本也想腾出手来解决了董承一事,没想到是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曹操这封信,来的恰是时候!

“信使可在?”

张尘忽然想到什么,急忙问道。

如此大事,必要双方细细约定细节,方可施行。

方才信中,只说佯攻官渡,但并未提及时间,想来是信中不便言明,那便非得假借信使之口定下了。

“属下已将信使带来,现就在门外。”

“快快请进。”

张尘说罢,沮授连忙出去,将人领进。

进来的是两个人,其中一人张尘一见,顿时大喜。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诸侯会盟时,曹操带来的谋士——陈宫!

“公台兄!”

“陈宫,见过大将军!”陈宫赶忙上前拜道。

“快快免礼,公台,没想到孟德竟会派你前来。”

陈宫恨声道:“董承一党逆胆包天,竟敢谋害大将军。那王子服去往谯县,蛊惑曹老太爷游说曹公,曹公本欲将王子服斩首,又恐打草惊蛇,故而命我前来,与大将军商议。曹公愿与大将军携手,共诛董承!”

“孟德兄,真肝胆相照也!”张尘不禁叹道,“公台,孟德兄如何打算,细细说来?”

陈宫道:“曹公之意,已在信中言明,既然董承一党有此谋划,不如将计就计,曹公举兵佯攻官渡,大将军调邺城之兵驻守,以作邺城空虚之假象。如此,董承一党必有所动作。待其行动,则正好将其一网打尽!”

“何时行事?”

“下月初十。”陈宫道,“届时,曹公将率十万兵马,陈兵白马,大将军可假意调出邺城之兵,以此迷惑董承,引其入彀。”

张尘听罢,不禁暗自沉思。

此计确实绝妙,只是有一点,就是曹操必须完全可信!

如果他并非佯攻,而是真的领兵入境,那便不是引蛇出洞,而是里应外合!

霸权之争下,这种情况未必不会发生,张尘不能不多留个心眼。

毕竟,曹操在历史上可是一代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风头无两。这一世,张尘只是提前做了他做的事,截胡了汉帝,走上了本应属于他的权臣之路。

可这并不代表,曹操的野心就能就此消弭。

万一,他想趁着这次机会,攻下邺城,夺取汉帝呢?

恐怕,这也不无可能!

想到这,张尘倒不由得谨慎起来,道:“此计妙虽妙,但兵马调动并非小事,容我三思。”

话一出口,一旁的沮授似乎也看出了张尘心中顾虑。

张尘虽心中生疑,但碍于与曹操的交情,有些话自是不便明说。

这个时候,身为谋士,自然便要替主公分忧。

于是,沮授微微一笑,当即对张尘道:“主公,兵马调动确非小事,曹公之计虽好,但属下担心,将士们不知内情,万一双方真的交战,出了什么闪失,只怕两家交恶。”

陈宫说道:“大将军放心,曹公一兵一卒都不会出白马,只鼓声势,作疑兵,绝不会真的进犯冀州!”

“孟德之言,我自是相信,只恐将士不知。”

见张尘如此说,陈宫岂能还不明白,心中不禁暗自感叹主公之英明,早已料到此处,故而留了后手。

于是,陈宫当即道:“大将军不必有疑,在下来时,曹公早已料到,大将军会有所顾虑。所以特意命在下带了一人前来。”

说罢,陈宫便将身旁那人拉了过来。

张尘这才注意到,与陈宫一同来的,还有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第325章 曹操的诚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第325章 曹操的诚意并对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