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随即吩咐道:“先将这 300 名骑兵妥善安置下来,然后从军中精心挑选出 300 人来试用这些新到的战马,优先选择那些精通骑术之人。”
蔡阳高声回应:“是!末将立刻去安排相关事宜!”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迅速执行项羽所交代的任务。毕竟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蔡阳深知来历不明的食物绝不能轻易就让士兵们贸然食用。
项羽一声令下,吩咐从众人当中选出三百人来试马。这道命令一出,整个驻地瞬间像炸开了锅一般,变得热闹非凡。对于这些士兵们来说,如果能够有幸加入骑兵队伍,那可真是梦寐以求之事。毕竟,谁愿意靠着自己的两条腿在战场上四处奔波呢?
然而,现实却有些残酷。尽管参与选拔的人数多达三千,但具备初级骑术的仅有五十六人而已。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只能在现场临时抱佛脚,匆忙地学习起基本的骑乘技巧。
接下来便是紧张刺激的试马环节,每个人需要骑着马匹围绕场地奔跑两圈。那些能够顺利跑完并且稳稳坐在马背上的人,则会暂时被留下来。
就这样,经过一番喧闹与折腾,足足耗费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最终的人选总算确定了下来。如此一来,项羽手中便拥有了七百人的骑兵队伍。
虽说其中有些人可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精锐骑兵,顶多算是能够骑马作战的步兵罢了。但是,千万别小瞧了这七百人!因为他们可是在项羽这位军事天才的麾下效力。
众所周知,项羽最为擅长的战术就是指挥骑兵进行突破冲锋。凭借着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区区七百骑完全有可能在他的手中发挥出犹如七千人马般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想象,当这七百铁骑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时,敌人必将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探出一抹微弱的白光时,遥远的北安镇方向突然升腾起三道滚滚黑烟。这三道狼烟直冲云霄,仿佛三根巨大的黑色柱子矗立在空中,向四面八方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北安升县之战即将拉开帷幕,各地村寨务必提高警惕,做好万全的防御准备。
尽管这场立县之战的主阵地集中在北安镇及其周边地区,但谁也无法保证那些攻城的流寇们会不会趁机四处劫掠。毕竟,战争一旦打响,局势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提前做好防备措施总是明智之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和伤害。
此时,项羽所率领的大军正在享用早餐。没过多久,北安镇方向又一次升起了三道更为浓烈的狼烟。这意味着北安立县之战已经正式打响!
只见霸王项羽猛地一提手中的马缰,他胯下那匹雄健的战马发出一声高亢的嘶鸣,随即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跟随着项羽一同冲锋的还有他新组建不久的 700 名精锐骑兵,他们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紧紧跟随在项羽身后。
值得庆幸的是,黄桦村周围分布着许多低矮起伏的山丘,而田地中的庄稼早已被收割一空。这样开阔平坦的地形对于骑兵来说简直就是绝佳的战场,正好可以让他们尽情驰骋,发挥出强大的冲击力和机动性。
项羽胯下的乌骓如一道黑色闪电疾驰向前,那高大威猛的身影令人瞩目。他的左侧,侍卫长周仓健步如飞,肩头稳稳地扛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偃月刀,紧紧跟随在项羽身旁。右侧,则是殷野王,只见他气宇轩昂,手中高举着一面七彩麒麟项字大旗,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再往后看去,卓青麟身背一个巨大的背篓,显得有些吃力,但他手上仍紧握着一支洁白如雪的白蜡杆,努力不被前方三人落下太远。
而在他们三人之后,七个百人骑队浩浩荡荡地奔跑而来,骑手们个个精神抖擞,一边跑还一边模仿着霸王项羽潇洒自如的骑术,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姿和动作。几圈跑下来,这些骑手们的骑术熟练度明显提高,可谓是进步神速。
不多时,项羽便带着殷野王等几名侍卫登上了北面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巅。卓青麟见状,赶忙手脚麻利地在山顶展开一个坚固耐用的马扎,并从随身携带的竹筒中小心翼翼地为项羽斟满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项羽接过茶杯,轻抿一口,顿觉茶香满口,神清气爽。
此时,项羽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只见山的另一边已是人喊马嘶、烽火连天。虽然此地距离战场尚远,但由于北安镇周围皆是一望无际且已经收割完毕的广袤农田,毫无遮挡之物,因此这座山顶的视野极为开阔。战场上攻城兵马的来回调动尽收眼底,双方的攻守之势也能大致看清个七八分。
而此时,侍卫长周仓正独自留在山下,专注地训练着那七百骑兵。卓青麟站在远处的山顶上,静静地回望着处在山脚下的周仓一举一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