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出使沙俄,天武南巡

作品: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作者:啰说|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4 03:38:13|字数:4124字

李若琏经验丰富,办事老道。

在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主动配合之下。

李若琏把事情给办得明明白白。

并且对沙俄使团的其他成员,也挑出一部分人进行了试探。

结果还真有意外之喜。

除了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之外,先后有十几个重要成员表示愿意为大明朝廷效力。

李若琏给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了秘密档案,让他们签字画押按了手印。

随后又赶紧把事情向天武皇帝汇报。

这可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及情报安排,李若琏可不敢私自做主。

至少要让朱慈烺知道这个事情才行。

而天武皇帝朱慈烺也是听得愣了一瞬。

朱慈烺问道:“那个伊利瓦莫洛夫斯基,还有表示愿意为我们效力的其他人可靠吗?虽然这听起来好像也能说得过去,他们说的理由都站得住脚,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李若琏:“启禀陛下,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等人,锦衣卫在给他们安排联络人的同时,也会安排人暗中盯着他们。不会他们说什么就信什么。

另外就是为了方便安插探子,老臣建议先跟他们谈一下条件,随后也派使者团队去沙俄那边走一趟,这样子可以更好的掌控暗子,也可以多了解一些他们那边的真实情况……”

朱慈烺点头道:“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得让礼部的人先跟他们谈一谈,你们尽量暗中配合。伊利瓦莫洛夫斯基无论是真心的,还是这只是一个计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沙皇俄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包括他们的山川地理与河流湖泊的分布,了解了这些东西之后,等到了真的开战那一天,那么大军出击的时候会顺利很多……”

李若琏:“陛下英明,老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明白朱慈烺说的对。

当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大,或者是己方处于弱势的时候。

情报的作用才会显得尤其重要。

反之的话就没那么重要了。

就算沙皇俄国以后采取的策略,跟哈萨克汗国一样无所不用其极。

那对明朝大军其实也没有根本性的影响。

所以在伊利瓦莫洛夫斯基投诚之后。

双方之间很快就展开了谈判……

……

双方在谈判桌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条件。

沙皇俄国要求归还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督军府。

并且还想签订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

大明朝廷则是提出让沙皇国,把各种战犯全部都交出来。

战犯指的就是卫拉特盟部落头领蒙克,和硕特汗国的始固可汗与索南群培。

而沙皇俄国明显不会把这些人给交出来。

他们还指望始固可汗等人,带着蒙古骑兵为他们效力呢。

反正就是双方提出的条件,彼此都不可能答应。

于是就开始了漫长的扯皮。

扯来扯去当然是没有结果。

随后大明朝廷这边就提出要派出使者,去沙皇俄国直接跟他们的沙皇进行谈判。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等人就坡下驴。

反正这场谈判不会有结果,那就没有必要继续浪费时间了。

于是乎,以礼部尚书吴麟征为首的使者团队。

跟着沙俄的使者一起去了沙皇俄国。

大明朝廷则是继续埋头搞发展。

中亚和扶桑等地的金矿银矿,不断的被开采出来,冶炼成金锭银锭之后,源源不断的运回大明来。

还有其他的矿产和粮食物资也是如此。

有了更多的地盘和产出来供养大明,明朝的经济自然是蓬勃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修建铁路公路这些大工程,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就在这一年的冬月。

从京城到长江北岸的火车正式通车了。

在科研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钱财可以投入进去。

发动机和发电机已经造出了第3批。

第1批那完全就是试验品,根本就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只是验证了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可行性。

相关人员吸取了经验教训,改进了不少缺点。

制造出来的第2批发动机和发电机,性能就有了显着的提升,并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了。

不过依然没有实用价值。

宋应星他们带着人日夜苦干。

不断地改进各种存在的问题,并且想办法增强发动机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到了第3批发动机和发电机制造出来,已经可以尝试着应用到实际的生产活动当中了。

不过距离建造坦克和装甲车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因为发动机的动力还不够强。

既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头,那么朱慈烺也不着急。

他相信要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能造出更强的发动机。

到时候再考虑坦克和装甲车的事情……

……

从京城通往长江北岸的铁路。

其终点就在应天府的对面。

而江南的铁路也是从应天府为起点,将会延伸到珠江出海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方便以后阅读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第408章 出使沙俄,天武南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第408章 出使沙俄,天武南巡并对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