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带着石光等人前往弘扬县微服私访,了解当地的灾情。
派几个人回来汇报,弘扬县城周边不少房屋倒塌。
县城内建筑倒塌的不多,因为那些建筑用的材质比较好,抗震能力比较强。
在弘扬县北边有一条又宽又深的裂缝,有人目睹地面突然裂开。
有几处裂缝短时间内又合上了,一些小动物落入裂缝中。
当地官吏亲自主持救灾,当地驻军协助维持治安。
防止有人在救灾过程中盗抢财物,甚至影响救灾速度。
当天黄昏,刘峥得知弘扬县发生地震。
于是急忙入宫见江易,沈蓉召见他。
“他已经出宫了,这会儿应该到了弘扬县。”
“陛下亲自前往洪阳县视察灾情,怎么不更陈说一下,那里很危险。”
如果江易跟他说,肯定会劝阻,留在长安等候当地的灾情汇报。
“他一向心系天下,听说当地受灾。肯定要亲自去看看,我也担心他会遭遇危险,但相信他会保护好自己。”
“若是有人知道陛下行踪,必然会暗杀他。还请皇后劝他早日回长安,以免遭遇不测。”
“不用劝他,就让他出去散散心,不能事事都反对。否则,会让他非常不高兴。”
江易虚心纳谏,并不会事事都让着。
有几次想做自己的事,却被大臣们劝阻了。
换作是谁都心里不痛快,就算不杀了这些大臣,也会更换他们的职位。
任命一些听话的大臣,沈蓉比任何人都了解江易的脾气。
“你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他做的事自有分寸。”
沈蓉跟江易聊过,知道他最近心情不太好。
“是我们的过错,但也是为了陛下好,为了大汉好。”
刘峥也意识到君臣之间出现了矛盾,总觉得江易一如既往心平气和纳谏。
他也有自己的主张,而且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
“今日朝会,我们不让陛下御驾亲征。可能就是为这事心情不悦,我们也是为他安全着想,还请皇后多劝他。”
“其实不止这件事,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劝说。却有些不妥,他因为信任你们,才没有当场发怒。”
是人就有情绪,这些大臣平时过得安逸。
有的人可能没有经历过苦难,认为自己做不了的事,江易也做不了。
沈蓉认为他决定做的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过两天就会回来,从明天开始,安排对灾区赈灾的事。”
“臣这就回去准备。”
刘峥临走之前,把奏章递交给沈蓉。
别人不相信江易的能力,沈蓉非常相信,对他的担心还是有的。
他在心中为夫君默默祈祷,希望能够平安回来。
又过了一日,救灾物资已经准备好了,装上火车送往灾区。
沈蓉召集了长安一些达官显贵,以个人名义捐款捐物,帮助那些受灾的人渡过难关。
她捐了五万贯钱,其中包括江易的。
长安的达官显贵以及一些富商,响应沈蓉的号召。
这可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对灾区的人尽绵薄之力。
沈蓉看他们积极捐款捐物,感到非常欣慰。
并把他们的名字和捐赠钱物记下来,以告示的方式公开表扬。
从国库拨出一些钱粮,以国家名义救灾。
有了火车的运输,确实方便了很多。
当天下午,救灾物资就送到了弘扬县,有些就在物资会陆续送到其他灾区。
江易在弘扬县附近住下来,这一天以来,发生过几次余震。
石光让他不要靠近灾区中心,以免被掉落的建筑物砸到。
江易听劝了,如果跑去帮忙救人,可能影响到其他人救援速度。
“陛下,一部分救灾物资已经运到弘扬县,其余的会尽快送到其他灾区。”
石光向江易汇报情况,仅一天的时间,已经清理了三分之一的废墟。
周边的人都来弘扬县帮忙清理废墟,人多就是力量大。
“很好,希望埋在废墟下的人都活着,也希望他们尽早得到治疗并康复。”
江易很清楚现在那些人的状况,这个时代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
就算救出来了,若是受伤太重,伤口感染还是很要命的。
“这次地震造成一千多人身亡,五千多人受伤。还有些人被埋在废墟下,伤亡暂且不明。”
石光说话速度不快,这么多人伤亡,让活着的人感到挺难受。
就在此时,弘扬县令来到江易这边。
昨天就注意到弘扬县来了一群人,他们身份高贵。
“听说你们来自长安,我乃弘扬县令杨斌。”
杨斌只知道江易身份尊贵无比,并没有认出他是大汉皇帝。
“杨县令这几日辛苦了,我们也听说弘扬县受灾严重。特地来看看,也尽绵薄之力。”
“不算辛苦,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本县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幸好朝廷及时把赈灾物资送到,并派人来救援。”
杨斌看着江易,感觉他的气质不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