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板,附近的拆迁区有一个住户家里有一个特别大的青花瓷水缸。
我去他家收废旧,那位户主说让我帮他打听有没有人购买。
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带你过去看看。”
付了钱,把东西装好准备离开时,柴老板跟他提供了一条信息。
“青花瓷大水缸?”
听到这个消息,他有点意外。
拆迁区里的缸,基本上都是马口窑,青花瓷的很少见。
“是的!就是青花瓷!我看见过了的。”
柴老板又说道。
“那你带我过去看看,要是买到了东西,我给你辛苦费!”
为了长期合作,给一定的好处,是不成文的规矩。
“辛苦费就算了,等你啥时候有时间了请我吃饭!”
“也行!”
两人说好,他就开着车跟着对方向拆迁区那户住户家驶去。
距离并不远,也是在营口路范围。
这里同样是城中村,是一户历史建筑老房子,房子还是两层楼的木式结构。
房前没有院子,而是一条铺着沙子的土路,路并不宽,也就五六米的样子。
此时有一个年龄看上去差不多八十岁的老太太坐在房子的大门口。
柴老板把他的三轮车靠边停下后,常顺也把车停在了这户历史建筑旁边。
听见动静,有一名年龄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出来。
“朱老板,你不是说家里的那个青花瓷水缸要卖掉吗?我带了一位老板过来,他要是看中了,你们可以谈价。
另外你家里要是有啥古董,值钱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让常老板看看!”
见50岁左右的男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常顺,柴老板上前跟他打着招呼顺便解释道。
听了他的解释,对方也算是明白了,然后对着他们说道:
“这样啊,那谢谢你!你们先进来看那个水缸吧!”
说完,被称呼为朱老板的人就向着房子里面走去。
两人跟在了他的身后。
水缸并没有放在家里,而是放在了后院。
进去的第一眼,常顺就看见了它。
这是一个直径约一米二,高度约一米大缸。
青花瓷的缸面上,绘制的是山水风景,看上去相当美观。
或许是想把它售卖掉的原因,缸里没多少水,也没有种荷花、睡莲之类的植物。
他仔细查看了一下缸的内外,并没有任何破损。
不过这缸的年份并不久,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年。
“朱老板,这缸不属于古董,年份不久,你先说下价格,要是合适的话,我可以买下来。”
了解完情况,常顺问价道。
“当初我父亲把它买回来可是花了差不多2000块钱,你要的话,最低1000,低了这价,我不出售。”
房主想了想,然后说道。
对方说的话,花了2000购买应该不假,在这个物流还不够发达的年代,这种缸运费都不会便宜。
另外像这样的大件,人工、制作成本同样会比较高。
1000的话,买回去自己放到别墅院子里,肯定好看。
另外这个价格,以后想往外出售,怎么的都不会亏本。
这样想着,他就同意了对方说出来的价格。
“最低1000吗?也行!你家里还有其它想要出售的物品吗?”
顺便,他又打听了起来。
“有两样东西,我拿给你看看。”
随后,朱老板就返回了屋子里。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他一手一个,拿了两样物品走到了他们面前。
这两样东西,一样是弥勒佛像,另外一样是笔筒。
弥勒佛像,比较大,高度约25公分,宽度约18公分,最大厚度约七八公分。
它是彩瓷的,制作的很精致,年份民国时期。
笔筒是青花瓷,面上的图案为鱼藻纹,年份清朝时期。
“朱老板,你再说说这两件物品的价格。”
看了会儿,觉得东西并没有问题,常顺再次问价道。
“你是收古玩的,你先说说价格?”
对方没有说价,反问他道。
“哪有买家说价的?你去菜场买菜,去水果摊买水果,去时装店买衣服等,不都是卖家说价。
要我说的话,价格会很低。
你的东西,还是你说比较好。”
常顺自然不会说价。
如果对方硬要他说,他就会按照收购废品的价格进行报价,也就二三十块钱。
“一样一百元,你一共给200,行就拿走,不行就算了。”
通过短暂的接触,他能看出朱老板是一个干脆利落之人。
“那行!200就200。”
略微思索了片刻,常顺就答应了。
按照目前的行情,民国时期的弥勒佛造型像,价格通常在四五百块钱左右,精品的话,能够卖到几千块钱。
这个比较精致,别说几千,1000块钱肯定还是值的。
清朝鱼藻纹笔筒,属于民窑瓷器,也算精致,这个出售的话,六七百块钱,肯定也有人收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