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灰扑扑的,像是被谁蒙了一层纱。
御林军的校场,往日里是练兵的热闹地儿,
今儿却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微妙的气息。
御林军如今严重分裂成了三拨,
一拨是丞相控制下的爪牙,平日里耀武扬威;
一拨是没了退路,投靠摄政王的赵飞宇他们,
虽说人数不算多,可各个都是硬茬子;
剩下的则是墙头草,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在一旁瞧着热闹。
眼瞅着又到了发俸禄的日子,这可是御林军上下最盼着的时刻。
平日里风里来雨里去,就盼着这点银子能改善下生活。
一大早,校场就聚满了人,大家脖子伸得老长,
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校场入口,那模样,就像一群等着吃食的鸭子。
没多会儿,摄政王派来的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抬着足足二十箱真金白银,在阳光的照耀下,箱子上的铜锁泛着冷冷的光。
人群一下子骚动起来,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公公穿着一身崭新的太监服,昂首挺胸地走上前,
清了清嗓子,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
“肃静,肃静!”
他手里拿着花名册,扯着嗓子宣读道:
“赵校尉,忠君爱国,丰盈国库有功,
特提报为左威卫副统领,望再立新功!”
赵校尉一听,激动得脸都红了,
原本还算英俊的脸庞此刻因为兴奋而微微扭曲。
他身上穿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御林军军服,衣角还打着补丁。
听到提拔,他膝盖一软,
“扑通”
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声音都带着些颤抖:
“谢摄政王隆恩!”
心里头那叫一个美,想着果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李公公脸上堆满了笑,那笑容就像盛开的菊花:
“赵统领,上台领取你的官服、腰牌和本月的俸禄 100 两吧。
果然年少有为,还请赵统领以后多多关照啊。”
赵统领也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
他偷偷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趁着旁人不注意,塞到李公公手里。
李公公眼睛一亮,刚想伸手接,
突然又想到赵统领这可是前途无量,可不能就为了这点银子坏了大事。
于是他摆了摆手,脸上依然挂着笑:
“赵统领,您这是折煞咱家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公公继续宣读旨意:
“吴大聪明,忠君爱国,丰盈国库有功,
提报为校尉,俸禄 20 两。”
吴大聪明听到自己被提拔,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
“愿为摄政王效死!”
一边喊着,一边大步流星地走上台,一把接过俸禄和任命文书,
那模样,就像生怕别人抢了似的。
这一次发俸禄和以往大不一样,
不是之前统领随便发的,而是摄政王直接派人来发。
发完之后,还得每个人签字画押。
后面的李大胆、孙扁担等人,陆陆续续上来领取自己的俸禄。
这些人大多穿着破旧的军服,当他们拿到足额的俸禄时,
脸上的表情先是一愣,紧接着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李大胆紧紧地攥着银子,手都在微微颤抖,眼眶也红了: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拿到这么多俸禄,没有被克扣啊。”
孙扁担则是咧着嘴,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笑得合不拢嘴:
“摄政王真是大好人呐,咱以后可得好好跟着他干。”
李公公按照花名册发完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准备离开。
可这时候,校场里还有些没领到俸禄的人不干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御林军,满脸横肉,指着李公公的鼻子就喊道:
“怎么我们的俸禄没发?
我们的俸禄呢,是不是被你给私吞了?”
他这一喊,其他没领到俸禄的人也跟着附和起来,
一时间,校场里乱成了一锅粥。
李公公脸色一沉,冷笑一声:
“笑话,什么你们的俸禄?你们哪来的俸禄?”
“凭什么他们有,我们没有?”
没领到俸禄的御林军义愤填膺,有人甚至撸起了袖子,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李公公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
“就凭这些俸禄是他们讨债讨回来的。
钱大人那里,他们要债后上交国库 1000 万两。
因为他们,国库才慢慢充盈,这都是他们拼了命要来的。
我们现在给他们发俸禄,是不是理所当然。
你们在旁边看热闹,凭什么给你们发?
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
给你们肉吃,你们不抓住机会,怪得了别人吗?”
领到俸禄的人纷纷点头,觉得李公公说得太有道理了。
有人还大声嘲讽那些墙头草:
“就是,大家凭本事吃饭,
有本事,带把的,就应该跟我们一起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