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一串走向那个破木板的洞口,并且在墙上蹬出几道长印的应该是昨天吴二赖子留下的。
而另一个人的脚印却走向了另一个……角落。
苏桐忙站起身看向那边,这时——手里的火柴熄灭了。
苏桐叹了口气,正想着先出去再找找有没有火柴,就听见外面有人在喊:
“苏桐姐,你在里面吗?”
是周劲,他看见苏桐进了祠堂,却半天没出去,怕出什么意外,找了进来。
苏桐忙应了一声,把周劲喊了过来。
周劲看见苏桐的声音竟然从地下传来,吃了一惊。
“苏桐姐,你没事吧?你怎么跑下面去了?”
苏桐道:“我没事,一时好奇,想证实一个想法,不过我这会儿需要火柴,你带的有吗?”
周劲趴在那个破洞口往下看了看,递下来一个物件,“照明是吗?用这个吧。”
苏桐接过来一看,竟是个小型手电筒。
这年头,那种装大号电池的铝皮手电筒都还不普及,家里条件好的才舍得买,主要是电池贵,很少看到这种小型手电。
只是有些可惜,不是充电的,只是装着小一号的电池,体积看起来要小巧一些。
苏桐推亮小手电,地窖里立刻明亮了起来,她冲着上面扬了扬,“可以啊!这装备不错!”
周劲笑笑,“局里配的,方便携带。”
他没好意思说,其实局里只有刑侦科的才配,这个是他从指导员那里软磨硬泡顺来的。
苏桐没再耽误,顺着地上的脚印朝那个角落走去。
地窖里面的情形一眼能看尽,除了地上散落的小丛的不知名的发霉物,再空无一物,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霉味,显然已经空置很久了。
脚印有来有回的,但直直延伸到墙角处,苏桐站在这个角落里举起手电仔细看了一圈。
这个地窖比家户自己挖的那种大,为了防潮和加固,四壁都用夯实的土砖又砌了一圈,但看起来年代已经久远了,显然是吴家的前辈所为。
角落里除了细小的蛛网和浮灰没什么特别,但苏桐没费多少功夫便看出有一块砖明显要比其它的光亮些,砖鏠也更明显。
她弯腰取出腿上绑着的匕首,试着伸进砖缝撬了撬,砖果然是活动的。
取下那块砖,便现出一个洞口来,里面黑乎乎的,显然还有空间。
往里照了照,洞口太窄,看不清。
苏桐想了想,伸手进去摸索了一下,果然从下方摸出一个扁平的木盒来。
旁边似乎还有东西,再摸,摸出一个小包袱。
包袱是那种老式绣花的,磨损很严重,一看就年代不短了。
再往里就摸不着什么了,看来只放了这两样东西。
苏桐把两样东西先递出去,自己随后攀上了地面。
“这是啥?”
周劲看苏桐从里面掏出两样东西来,抬头看了看这破旧的祠堂,又看了眼地窖,压低声音道:
“苏桐姐,你不会是把吴家祖宗的宝贝给顺了吧?”
“先打开看看。”苏桐道。
周劲琢磨着藏在这里的应该不是普通东西,把香案清理出一角,又慎重地把盒子搁平放好,才小心翼翼地打开——只是这一看,他便瞬时瞪大了双眼。
苏桐已经瞟到盒子里的东西——一柄油光发亮的手枪。
这年头民间散落的大多都是猎枪,这种67式微声手枪一看就来自军中。
周劲“啪——”地盖上盒子,看着苏桐一脸不可思议,惊讶地道:
“苏桐姐,这……这是怎么回事?”
苏桐倒是轻轻舒了口气,“这是老吴家的东西应该错不了,但不是老祖宗的,我猜测没错的话,应该是吴家富藏的。”
“之前孟胡子跑到云山村来,就是因为吴家富偷了他的‘宝贝’,直到孟胡子逃走时他都还没找着。吴家富回来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东西就在云山村的话,他必定要藏个信得过,又被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后来公安同志在吴老大家地毯似的搜索过,可是并没有什么发现。
中午听吴二赖子提起祠堂里有地洞,我心中便有所怀疑。
贵重的东西家里不方便藏的话,那祠堂还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就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看来这就是那个“宝贝”了。”
周劲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他突然就理解了林力。
苏桐……果然不止是他看到的苏桐,就她这捕捉细节的敏锐程度,不当公安简直太可惜了。
看了看手里的木盒,他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
“苏桐姐,这件事非同小可,我得先把这个信息汇报上去,这东西也需要先上交。”
苏桐点点头,顺手解开了那个包袱,里面却只是一些零碎。
匆匆一看……有褪色的绢花,几块刺绣的手帕,老式的缎面罩衣,一个发黑的银手镯,甚至还有几本卷了角的破旧的票证,打开一看还是吴老爹的名字,上面是早些年分粮或分油的记录,只是从吴老爹过世后这些早就失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