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下午想想不用在意那些细节,叫上府里的丫鬟小厮通通上手照葫芦画瓢。
我不放心庄子他们的张罗便去看了一下,好家伙张灯结彩的搞的成亲一样,那可以不行。
“张老头,不能这样搞。我们这是慈善宴,与民同乐懂不懂?”
张老头一脸疑惑擦了一把额头汗水,喝了口茶。“啊,什么大外甥?咱庄子第一次办这么热闹的宴会,老头子咬咬牙巴不得库房里面的锦缎都给它挂上去。”
我一脸黑线,“张老头你喊舅舅我爹他们都过来。都停下停下。”
“哎,你是真多事,这多好呀!”张老头白了一眼啰嗦几句也就把人喊来。
大家一脸疑惑。
“水生舅舅你明事理,这样你把这些红布锦缎的都拆下来。我们这主题是亲民。搞的平日那样就好了。这样县令他们来也有面。”
陆三郎,“啊,这不是很好吗?瞧瞧多喜庆。”
众人也是称赞点头认可。
我只能花了小半盏茶时间跟他们讲解,这是搞亲民,慈善的主题。为生活不易的百姓送温暖,到时候很多百姓也会来参加。都是锦衣玉食的大家心里也不平衡。火锅也是就下水内脏,素菜,来点蘑菇。水果也不摆盘全部自助餐一样吃多少是多少。把县令的桌子摆大院与民同食同乐。才能体现他们官民一体。主打就是亲民就是一家人。
我拍板了,众人也只能照做。门口留下个红布锦缎。其他全部拆了。猪肉羊肉牛肉这些也收起来大部分,留小部分出来。
一番收拾,真的是简单朴实。
第二天一早众人都换上平时的衣服,接地气了很多。
县令一行人也是一身简朴的着装上门了。巡视了一番也是很满意点头。“大外甥,陆家果然家风渊源,纯朴呀!陈祖母教导有方,教导有方呀!”
陈氏,“县令大人夸赞了,快快先去正厅喝口茶吃点早点,这日头还早,客人还没上门。”
“多谢陈夫人了。”
众人到正厅吃了一顿丰盛早餐。
陈全来报告,“张大人,已经有客人来登门了。”
徐县丞微笑眼神示意,“大人,咱们也去迎迎!”
“走走走,咱与民同乐。”
几个县城大人物那都是小跑出门迎宾。
来往送礼的下人管事哪里见过这阵仗呀!吓的口齿不清,额头冒汗。
机灵的小跑就去喊家里的东家。
张县令徐县丞亲和的跟着张水生陆三郎的介绍,跟他们一一握手,躬身感谢。衙门文书师爷登记。
闻声那些大户文人也是纷纷带着重礼来上门混个脸熟。
陆三郎,“大人这是王秀才,家里。”
王秀才一把拉着张县令的手,“大人,小人王德发,感谢大人亲临举办慈善宴呀…”
张县令也是慈爱的关怀备至。笑了一上午的张县令徐县丞也是躲到后院毫无形象的躺坐屋檐下抽了一袋烟。
“哎,这活真是累人啊!”
徐县丞谄媚恭维,“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呀!这波辛苦值得呀!这么多银钱一撒出去。不用三年任期升任知府已经榜上钉钉了。”
“嘿嘿,辛苦老徐了。等今日事了我好好招待你。还是陆家小子看的通透呀!老徐呀,你说这明远这小子来年再考个举人。咱再大办一场我能不能调临安或者江南其他赋税的州府去呀!”
徐县丞心里也是嫉妒呀!这张县令学渣一个靠着张家的势力来古田县五年了一点政绩都没有,有吃有拿吃相难看。好死不死的出了陆家这个怪才外甥,读书好,做人更是没得说发迹了还能照顾乡里。这一波名声政绩给张县令一把捞。
“大人,这话说的。古田县在您的治理下,百姓富庶,文风鼎盛。现在有陆明远这有学识,善心的学子在您英明的带头下这一波善举。咱再写个万民请愿书上书上头。都不用打点全国都随便您挑呀!”
“嘿嘿,好好。走走去主持慈善宴。咱今日与民同乐。”
暮秋。古田县陆家田庄,华灯初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宴正热闹开场。铜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鲜香四溢,缭绕的热气中,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张县令带着县丞几人身着官服,笑容满面,与身旁的世家富户们寒暄着。“诸位,今日这场宴会,一来是为庆贺咱们古田县出了个百年难遇的神童秀才;二来,也是为了弘扬善举,共襄义举。”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满是期待。
“好好,今日与民同乐,我们先吃饱喝足。”张县令几人也是上了酒桌举杯邀请大家吃吃喝喝。酒菜过了半旬。
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在侍从的陪伴下走进院子。这便是7岁的秀才郎陆明远,对就是主角我。他身着素净的衣衫,面容稚嫩却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聪慧。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赞叹声不绝于耳。“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7岁中秀才,还是两次童生试府试第一,这等才华,几百年梁朝都未曾有过!”一位富户感慨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