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的那场大火已经过去好些时日了,可那焦黑的残垣断壁,以及火灾后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的焦糊味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那夜的惊心动魄。整个宫廷都像是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些许凝重与不安。
柳婉清这段日子更是心力交瘁,虽说她福大命大,在那场大火中侥幸逃脱,可那夜的恐惧却像是扎了根一般,盘踞在她心底,每每闭上眼,便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的可怕景象。她深知这场火灾绝非偶然,定是有人蓄意为之,而自己恐怕就是那背后之人想要谋害的目标。
皇帝亦是龙颜大怒,他下令大理寺卿彻查此事,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给后宫一个交代,也给柳婉清一个交代。大理寺卿不敢有丝毫懈怠,带着一众得力手下,在后宫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他们先是从火灾的起始点查起,那是一处靠近柳婉清宫殿偏殿的杂物库房,平日里放置着一些闲置的物件,鲜少有人问津。
经过仔细勘查,在那库房的废墟之中,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有未完全烧毁的火折子残片,还有一些引火用的油膏残留。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并非意外失火。顺着这条线索,大理寺卿开始盘查那几日在那库房附近出现过的人,这一查,范围便缩小到了后宫诸多妃嫔及其身边的侍从们身上。
一个又一个的宫女、太监被带去审讯,起初,众人皆是守口如瓶,要么说不知晓,要么就是言辞闪烁,可大理寺卿办了多年的案子,哪能被这些小伎俩糊弄过去。经过一番软硬兼施,终于有个小太监扛不住压力,道出了一个关键线索。他说在火灾发生前几日,曾看到一位常在打扮的主子身边的贴身丫鬟鬼鬼祟祟地往那库房方向去了,手里还拿着个包裹,模样甚是可疑。
大理寺卿一听,赶忙让人去查那几日常在们的行踪,一番排查下来,锁定了一位名叫赵常在的妃嫔。这赵常在入宫也有两年了,可一直不得皇帝宠爱,在这后宫之中就如同那被人遗忘的花朵一般,默默开在角落,无人问津。而柳婉清呢,进宫不过一年,却凭借着出众的才情与温婉的性子,深得皇帝喜爱,皇帝时不时地就会赏赐些珍贵物件给她,连带着她住的宫殿也是时常翻新布置,那待遇,让许多妃嫔都眼红不已。
这赵常在便是其中嫉妒心最重的那一个,她看着柳婉清得宠,心中的怨恨就如同野草一般疯长,觉得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自己哪点比柳婉清差了,凭什么她就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自己却只能在这深宫中蹉跎岁月,无人问津。在这种扭曲的心态下,她萌生了一个恶毒的想法,那就是制造一场火灾,让柳婉清陷入困境,最好是能失了宠,或者哪怕是性命不保,那她心里也好受些。
于是,她便让自己的贴身丫鬟去那库房做了手脚,先是偷偷藏好了火折子和引火之物,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丫鬟瞅准了四下无人,便悄悄摸到库房,点燃了那准备好的引火物,瞬间,火势便借着风势蔓延开来,朝着柳婉清的宫殿烧去。
大理寺卿带着证据,前去面见皇帝,将这一切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上去。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双手紧紧地攥着扶手,那骨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后宫之中竟然会有人如此狠毒,为了一己私欲,不惜纵火,置整个后宫众人的性命于不顾。
“传朕旨意,将那赵常在即刻打入冷宫,永不赦免!她身边的那个丫鬟,也一并杖毙,后宫之中竟容不得这般心思歹毒之人!”皇帝怒吼道,那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透着无尽的愤怒与威严。
很快,赵常在便被侍卫们押着往冷宫走去,她一路上哭喊着,求饶着,说自己是一时糊涂,可一切都已经晚了。那冷宫的大门缓缓打开,透出一股阴森寒冷的气息,仿佛是一只张着大口的巨兽,要将她吞噬进去。她绝望地挣扎着,可还是被无情地扔了进去,那大门“哐当”一声关上,锁住了她的后半生,也锁住了她的绝望与悔恨。
这场火灾,虽说真凶已经伏法,可给宫廷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好几座宫殿被烧毁,那些精美的楼阁、雕梁画栋,都化为了灰烬,还有不少宫女太监在救火过程中受了伤,甚至有人失去了性命。宫廷之中原本热闹的景象也不复存在,处处都透着一股破败与凄凉。
不过,经此一事,皇帝和柳婉清都变得更加警惕了。皇帝意识到后宫之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这些妃嫔们平日里看着温婉和顺,可心中的嫉妒与算计却是防不胜防。他决定加强后宫的管理,增派人手巡逻,同时也对各宫的人员进出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柳婉清也收起了曾经的那份单纯,她明白在这后宫之中,光是靠着皇帝的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时刻提防着那些暗处的算计。她开始学着打理自己宫中的事务,不再事事都依赖身边的嬷嬷和宫女,对身边的人也多了几分审视,不再轻易相信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