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从看到第一幅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开始,就走不动道了。
“志宏,你来,我给你讲讲这幅帖子的精妙所在。”褚遂良对王黄志宏说。
你别看褚遂良现在穿的是大裤衩子,往那儿一站,渊停岳峙,一派大宗师的风范,老有型了呢。
他可是配享太庙的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点评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妙语连珠,字字珠玑。
讲到兴头儿,他还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虚空临摹。
刚开始游客只是嫌他挡道儿。
外行的游客驻足听了他的点评后,竟然为之吸引,情不自禁蹭上了。
懂行人无意中听了更是觉得醍醐灌顶,获益匪浅,走不动道了。
还有人是认出了王黄淼淼和小公主,是因为明星效应聚拢过来,跟着顺耳听了一嘴,被吸引了的。
——刚进园王黄淼淼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她们了,但是人家粉丝又没上前打扰,就是想跟蒸煮近距离接触一下,人家粉丝那么有素质,她这个蒸煮还能说啥。
就算是不知道发生了啥的游客,看到围这么多人,自己也必须得凑个热闹。
——爱扎堆是华夏人的基因里的嗜好。
所以很快褚遂良身边就围一大圈人,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有正在直播的网红主播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吸粉机会,就去找褚遂良沟通,邀请他一起直播,从他进入直播间到下播,所得打赏收益均分。
褚遂良OS:啥是直播,没玩过呀。
王黄志宏给他解释过后,褚遂良大大方方地就答应了。
褚遂良:这个13我必须得装一哈。
“家人们,你们猜我今天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看见谁了?”主播神神秘秘地说。
“我竟然看见了小新城和王黄淼淼。”
主播侧了侧手机,偷感十足地拍了一下王黄淼淼和小公主。
“我还发现了一名宝藏大叔,讲快雪堂的法帖石刻讲得老好了,老多人围着他蹭了,我带你们去蹭一下哈。”主播说。
好多人小新城的粉丝们收到了“小新城出现在北海公园”的推送,点进来后,听着小新城软乎乎地叫褚遂良师傅,也跟着听了一耳朵,听完以后直呼涨姿势了。
那直播间的人,库库地往上涨。
还有一些书法家们无意中刷到了这个帖子,也留下来“上课”了。
快雪堂更是人满为患了。
工作人员见状,怕出现踩踏事件,拿着大喇叭一个劲儿地喊:“景区参观,禁止停留!”
嗓子都喊劈叉了,人就是不动。
工作人员忍无可忍,直接上去协调,催促“罪魁祸首”王黄淼淼一行人赶紧走。
褚遂良是真不想走,后来听王黄淼淼说,她把每一副作品都用手机拍下来了,回头可以给他隔空传地到平板电脑里慢慢观看,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出了快雪堂后,褚遂良情不自禁感慨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那个叫苏轼的,黄庭坚的,都真不错。”
一大帮人跟着他们一起从快雪堂去了阅古楼。
到阅古楼,褚遂良讲着讲着,还心血来潮,想当众写一幅字。
王黄淼淼借着自己双肩包的掩饰,从空间里掏出了笔墨纸砚给褚遂良。
褚遂良观摩了这么多书法作品,有了新的领悟,又是趁热打铁,书写时十分带感,竟然写出了超越自己以往的作品。
写完后,褚遂良还从裤兜里掏出了自己的印章盖了上去。
带得还挺全乎的。
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他道法褚遂良而高于褚遂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这幅作品含金量极高。
让人迷惑的是,这人咋用“褚遂良”的签名啊,整得跟褚遂良穿越了似的。
王黄淼淼肯定尬笑说:“这是我爸老师的艺名,就跟《见与不见》作者是仓央嘉措是一个道理。”
这样解释也不是不能蒙混过关,谁敢相信是褚遂良真穿了呢。
当场就有人叫价,要出十万块买褚遂良的作品。
“我出二十万。”有人加价说。
直播间的弹幕里也有人跟着喊价:“三十万!”
最后这幅作品竟然被喊出了一百万的高价,不少收藏家都觉得这幅作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值得珍藏。
没想到褚遂良郑重其事地把作品送给了王黄志宏。
“老师,你知道一百万是多少钱吗?能买一千四百克黄金呢。”王黄志宏趴在褚遂良耳边小声说道。
褚遂良豪横地回答他说:“给你你就拿着。我以后还得来呢,不能老让你花钱。就当我下次来的活动经费吧。”
把围观的人羡慕地不要不要地,心想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一位豪横的书法老师。
褚遂良的直播收入竟然有一万块钱。也不少了。
他没有银行卡,转到了王黄志宏的微信上代为保管。
来北海公园,肯定得去琼华岛看一看白塔,然后再去海面泛舟,唱一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