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三人又就作战细节深入交流了一番。
当夕阳西沉时,林枫起身告辞,他必须尽快赶回特战旅总部。
返回的路上,林枫已经在脑海中勾勒作战计划的雏形。
他知道,接下来要与参谋团展开连日连夜的作战方案研讨。
这必将是一场殚精竭虑的智力鏖战。
好在有天机情报局持续不断的情报更新。
情报队伍每天都会将最新的敌情变化汇总给上官于飞,再由她第一时间呈报。
分散在外的特战旅各兵团团长们。
在接到林枫要求上报最新兵力情况的电报时。
就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大战将至的气息。
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让他们既兴奋又期待。
不少人按捺不住,直接发电报向林枫求证。
面对部下的询问,林枫毫不隐瞒,直截了当地回复:"没错,就是要打太原!"
这个肯定的答复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在各团指挥部激起阵阵欢呼。
这些骁勇善战的将领们早就憋着一股劲儿。
几个月来,他们虽然在外不断袭扰鬼子。
但受限于固守城池的鬼子防御工事,始终无法大展拳脚。
"他娘的,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平安城的三团指挥部里,周卫国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段时间,他们虽然拿下了不少据点、炮楼,伏击了多支鬼子运输队。
但总觉得不够痛快。
就像一条被束缚的蛟龙。
只能在县城周边的乡村地带翻腾,始终无法直捣黄龙。
盘踞在县城和重要据点的小鬼子们或许还不知道。
他们周边的广大区域早已被特战旅和其他八路军部队牢牢掌控。
然而,对于骁勇善战的特战旅各部而言,这些零星的战斗不过是小试牛刀。
他们渴望的是一场真正的大仗、硬仗!
如今终于要攻打太原,各团将士无不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当林枫下达全军集结的命令后,各团立即行动起来。
按照命令,每个团都精心挑选留守部队。
确保与当地民兵密切配合,守住来之不易的根据地。
团长们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这不仅是因为即将参与解放太原的壮举。
更因为他们都暗自期待着与其他团长"比拼"这几个月来的发展成果。
"老周的三团听说已经发展到一万三千人了?"
"老赵的五团也不差,听说有一万二呢!"
"咱们团这一万一千人虽然不算最多,但炮兵可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平时通过电台联络和联合作战。
各团之间对彼此的实力都有大致了解。
但这次全军集结,将是他们首次真正"亮家底"的机会。
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恰恰展现了特战旅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林枫与作战参谋团昼夜不停地研究制定攻打太原的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特战旅各部队开始按照命令向红山根据地集结。
一支支劲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洪流。
只待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就可以进行最后的整编和任务分配。
这一异常动向很快引起了鬼子的注意。
特战旅防区及敌后根据地周边,原本频繁的袭扰行动突然停止了。
那些饱受特战旅袭扰之苦的鬼子据点守军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去几个月里,他们被特战旅打得心惊胆战。
没有五千人以上的兵力根本不敢出城行动。
如今特战旅突然停止攻击,反而让这些鬼子感到不安。
"八嘎!这绝对不正常!"一个鬼子中队长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
"八路军突然停止攻击,肯定在谋划更大的行动!"
这个异常情报很快通过鬼子的情报网络层层上报。
最终送到了山西鬼子最高指挥官岩松义雄的案头。
岩松义雄与参谋长宫田俊收到情报后,脸色骤变。
两人盯着桌上堆积如山的侦察报告,冷汗不自觉地浸湿了后背。
"将军阁下,"宫田俊的声音有些发颤。
"特战旅突然收拢分散在外的部队,这明显是在集结大军啊!"
作为与林枫交手多次的老对手,他太了解这个可怕的对手了"
几个月来他们一直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发展部队,现在突然改变战术..."
岩松义雄猛地站起身,军刀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你的意思是..."
"恐怕林枫要攻打大城市了!"宫田俊深吸一口气,"很可能是...太原!"
"八嘎!"岩松义雄一拳砸在桌上,茶杯震得叮当作响。
"不可能!东石镇战役才过去几个月,当时他们不过四五万兵力。
就算按照最快速度发展,现在顶多七八万人,他怎么敢..."
话虽如此,他的手却不自觉地摸向桌上的太原城防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