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仰面大笑道:
“走了,走了!
别再胡闹了,事情要办完了!”
众人也都笑道:
“快走吧。”
只有王夫人和宝钗母女俩,感觉就像生离死别一样,眼泪不知从哪儿涌出来,止不住地流,差点放声大哭。
只见宝玉欢天喜地,一副疯傻的样子,随后便出门走了。
正是:
走来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不说宝玉和贾兰出门去参加考试,且说贾环见他们去考试了,自己又气又恨,便开始自以为是起来,说道:
“我可要给母亲报仇了。
家里一个能作主的男人都没有,上头大太太听了我的话,我还怕谁!”
打定主意后,他跑到邢夫人那里请安,说了些奉承的话。
邢夫人自然很高兴,便说道:
“你这才是懂事明理的孩子。
像巧姐儿的事,本来就该我作主,你琏二哥糊涂,放着亲奶奶不找,反倒托别人去办。”
贾环说道:
“人家那边也说了,只认咱们这一门子亲戚,现在已经定下来了,还要备一份大礼来送给太太呢。
如今太太有了这么个藩王的孙女婿,还怕大老爷当不上大官吗?
不是我说自己的太太,他们有了元妃姐姐,就欺压得人受不了。
将来巧姐儿可别也这么没良心,等我去问问她。”
邢夫人说道:
“你也该告诉她,让她知道你的好。
只怕她父亲在家,也找不出这么好的一门亲事来。
只是平儿那个糊涂东西,她说这件事不好,还说你太太也不愿意。
想来是怕我们得了好处。要是晚了,你二哥回来,又听别人的话,这事儿就办不成了。”
贾环说道:
“那边都已经定好了,就等太太拿出巧姐儿的生辰八字。
王府有规矩,三天后就要来娶人。
不过有一件事,只怕太太不愿意,那边说不该娶犯官的孙女,只好悄悄地把人抬过去,等大老爷免了罪,做了官,再好好热闹一番。”
邢夫人说道:
“这有什么不愿意的,这也是符合礼数的。”
贾环说道:
“既然这样,那这个帖子就请太太出吧。”
邢夫人说道:
“这孩子又糊涂了。
府里都是女人,你让芸哥儿写一个不就行了。”
贾环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答应着出来,赶紧找到贾芸说了这件事,还邀着王仁一起到外藩公馆去立文书、兑银子。
哪知道刚才他们说的话,早被邢夫人身边的一个丫头听见了。
这个丫头是求了平儿才被挑中到邢夫人身边的,于是她抽空跑到平儿那里,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平儿。
平儿早就知道这件事不妙,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诉了巧姐。
巧姐哭了一整夜,坚持要等她父亲回来作主,大太太的话她不能听。
如今又听到这些话,便大哭起来,要去找太太理论。
平儿急忙拦住她道:
“姑娘先别急。
大太太是你的亲祖母,她说二爷不在家,她能作主,况且还有舅舅做媒人。
他们都是一伙的,姑娘你一个人,怎么说得过他们呢?
我到底是个下人,也说不上话。
现在只能想办法,千万不能冒失。”
邢夫人那边的丫头说:
“你们赶紧想办法,不然,可就要把人抬走了。”
说完,各自走了。
平儿回过头来,见巧姐哭得不成样子,连忙扶着她道:
“姑娘,哭是没用的,现在二爷不在,听他们的意思……”
这句话还没说完,就见邢夫人那边派人来告诉:
“姑娘大喜的事到了。
叫平儿把姑娘所有要用的东西都收拾好。
要是陪嫁的东西,原本说好了等二爷回来再置办。”
平儿只好答应下来。
平儿回来时,又见王夫人过来了,巧姐一把抱住王夫人,哭倒在她怀里。
王夫人也哭着说道:
“妞儿别着急,我为了你跟大太太说了好多话,看来是拗不过她了。
我们只能先答应着,拖延一下,马上派个家人赶到你父亲那里去告诉他这件事。”
平儿说道:
“太太还不知道吗?
早上三爷在大太太面前说了,按照外藩的规矩,三天后就要把人接走。
现在大太太已经叫芸哥儿写了巧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送过去了,还能等二爷回来吗?”
王夫人听说是“三爷”干的,气得说不出话来,愣了半天,便连声叫人去找贾环。
找了半天,有人回禀:
“今早三爷同蔷哥儿、王舅爷出去了。”
王夫人问道:
“芸哥呢?”
众人回说不知道。
巧姐屋里的人个个干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
王夫人也不好和邢夫人争执,只能大家抱头痛哭。
这时,有个婆子进来回禀说:
“后门上的人说,那个刘姥姥又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