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正正好好说中了贾母的心思。
她明年八十一,正好是九九相乘之数,也叫作暗九。
这一年的人运势十分不好,总有些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很多都熬不过去的。
所以她有心提前积攒下一些功德,好消灾祈福,保佑自己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一年。
如今,李纨又正巧说出老天爷要她积攒功德的话来,可见老天爷也是有意叫自己平安渡过的,所以贾母听得十分开心。
她拉着李纨的手,“好孩子,这事儿你只操办就够费心费力的。”
“孝心我已经尽知了,哪里还能再叫你掏钱,况且你还没有个进项。”
“鸳鸯,待会儿给你大奶奶拿二百两银子。”
“再把前几天找出来的小毛皮料给她一些,那匣子首饰也一起拿上。”
李纨哭笑不得,“我难得给您操持一回,花费几个钱又不当什么,何苦这样拦着?”
…………
虽是自己的主意,但珠儿媳妇出钱又出力,万一老天爷把功德分给她了怎么办?
哪怕办事的时候顶着自己的名号,也不甚保险。
贾母不好说出自己的心思来,只是笑着劝她,“现在我多疼疼你,往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你多来告诉我知道,这样岂不更好?”
李纨笑道:“有您这话,我往后可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敢搬回的,到时候您都别见怪才好。”
贾母:“你只管搬,我给你当靠山,连你婆婆也不敢说你的。”
后来,李纨果真搬了不少东西回来,银子也花了不老少。
贾母倒是诚信,私下果真给好几倍的银钱补贴,给的衣裳首饰、摆设用具算是辛苦费,叫李纨这个中间商狠狠赚了好多笔的差价。
贾母跟李纨说完麦子的事情,又想起了自己的心思。
“最近我心里正有一件事情,正巧你今日过来了,帮着我琢磨琢磨,看看是否可行。”
“明年我八十一,想叫人写一点子《金刚经》,散出去作九天九夜的功德,你觉得如何?”
李纨点头,“这个主意极好,不但菩萨感念您的功德,连写的人都念着您的好儿呢。”
贾母听得笑起来,“你也觉得好,那咱们就照这个来。”
“叫人抄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吧,也让他们得着个稍微长久些的活计。”
李纨暗自算了一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千六百五十,代表的就是她想祈求十年的寿命。
那多出来的一部,意思是祈求额外的福寿,也有超越圆满,功德无量的意思。
所以贾母既想渡过八十一岁这个坎儿,又想祈求十年以上的寿命,可能是二十年,也可能是三十年,甚至更多。
她虽然不知道有人能无穷无尽的活着,但早已经给自己许下了这样的愿望。
贾母又道:“我想着,《金刚经》虽好,到底只是那道家的符壳,《心经》才算是内胆。两个搭配着使,方才更有功德。”
“《金刚经》交给外面的人抄就行,咱们家里的人,就帮着我抄写几卷《心经》,又虔诚又干净。”
李纨笑着应道:“这样好的事情,求都求不来呢,我既先知道了,头一个给自己报上名儿。”
贾母:“家里就抄三百六十五部,保管够你挥洒的。”
李纨:“…………”
《心经》虽只有二百六十字,但三百六十五部呢,一共九万四千九百字,确实不少了。
抄写经书不是日常写字,再容不得一个错字的。
错一个,整页都要裁掉重抄。一直错,便一直重抄,整个人心态都能抄崩了。
李纨嘴上却答应的极为痛快,“不当什么,就是抄三千六百五十部,家里也能写的出来。”
“这是消灾解厄的好事,家里人必定都能明白您的一番苦心。”
见李纨真能想到这个层面上,贾母心里不由老怀安慰。
“你们能明白就好,我只希望咱们家能一直平平安安的,别再有什么灾厄。”
府里寅吃卯粮,日渐衰败;又苦于没有力能扛鼎,挽救败势的子孙;宫里的元春前些日子还又病了;其他人这一年也都多病多灾的。
贾母想叫众人抄写几卷心经,既是祈求菩萨保佑府里万事顺遂,灾厄全无,也是保佑他们自己平安健康。
这三百六十五部《心经》,不管男女老少,没有一个可以躲懒的,全都被贾母安排了任务,都得抄。
原也安排王熙凤抄的,念着她识字不多,事情又忙,只给安排了一部,尽个心意即可。
不想王熙凤心性最是要强,知道自己不擅长写字,怕会在众人跟前丢丑,便借口管家事务太繁琐,把抄写经书的事情推掉了。
贾母叹息一回,也不好强求,只能容情罢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只说李纨认下经书的事情。
贾母让她自己认领,李纨不好直说,只拿话遮掩,“我若认下五十部,其他姐妹该怪我贪心不足了;但若认得少了,倒显得我的心不够虔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