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有6万,其中,骑兵所占的数量最多最多就是1万。】
【因为再多的话,李世民的后勤保障的人数就得突破了极限了。】
【一万骑兵所要的后勤保障要远远超过10万步兵!】
【那么,明白了汉武帝的军队是全部的骑兵之后,你就该想想,卫青需要多少粮草呢?】
【咱们之前不是给过你们一个汉朝时期,兵卒和马匹的粮食配比吗?】
【一匹马的伙食按照汉朝法定的供给标准,一匹马是一个士兵的10倍!】
【而骑兵在汉朝时是一人一马,也就是说,骑兵需要的粮食是步兵的11倍,骑兵所需要的后勤保障人数,就是步兵的11倍!】
【这都是最少的,为什么是最少的?】
【因为这是和平时期,战马在不进行高强度作战的时候,它的运动量是非常少的。】
【而战马一旦投入了高强度的战斗,他的伙食是会翻倍的!】
【不但战马的伙食要翻倍,而且战马吃的东西,还会从以前的粗粮会变成精粮,甚至还要吃一些高蛋白的东西,来保持巅峰战力,比如说鸡蛋。】
【所以古代的骑兵和步兵的粮食消耗,那完全就是两种概念!两种数量级。】
【咱都不给你用最高的20倍去算,因为你根本就受不了,咱就用最少的开支,用成本之神李世民的那种打法,一切都用最小开支!】
【当汉武帝的12万军队,全部都是骑兵的时候,那么就得再给48万劳役乘以11倍,】
【因此就可以得出,汉武帝时期要供给卫青进行一次漠北之战,他至少需要出动528万劳役,给卫青提供后勤补给保障!】
【那你现在来看一看,杨广在汉武帝的劳役征发面前,是不是,只能是一个弟弟?】
【儒家那么骂杨广,尽量给杨广多算劳役,杨广的劳役撑死也就用到了340万人!】
【这还是撑死的,学者已经给杨广把人数比例算到极限了!】
【而汉武帝打一场漠南之战,他需要用多少人呢?】
【他需要动用的人数超过了540万!】
【就这还是最少的,已经把人数压缩到了极限,如果不压缩到极限,你敢想象这个数字吗?】
【现在你就明白了吧,为什么,汉武帝打一个匈奴,在你们的印象中,不就是带了12万的骑兵,他怎么能够把一个王朝的经济给打崩溃呢?】
【这就是因为给你们讲故事的营销号,他自己就是一个二把刀,他不知道汉武帝的钱,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
【前线花的钱,跟后方动员的这些劳役花的钱,那就不是一个数量等级的!】
【因为那个时候把粮食从后方运往前线,不是隋唐时期的十不存一!】
【而是最少十五不存一,或者说是二十不存一!】
【汉武帝的粮食消耗远远高于隋唐时期。】
【卫青在前线消耗一份粮食,后方运粮的成本就是至少是15倍!甚至20倍起步!】
【因为汉武帝时期,没有隋唐大运河呀!】
【你真以为大运河是白挖的?】
(我的妈呀!这是什么级别的战争规模,动用的人数竟然最低也是540万!杨广在隋炀帝面前真就是个小弟弟了!)
(我以为说出杨广在打高句丽时,总人数投入是340万,就已经认为是咱们炎黄古代战争的巅峰了,结果你给我说这跟汉武帝比起来,还差这么多?)
(果然真就是不懂古代战争史,就完全不明白战争的消耗有多大,光动员540万人供应他们吃饭,这得要多大的开支呢?)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突然就具象化了!我现在总算知道有钱人该怎么打仗了,那真就是用人去堆呀!)
(现在再想想那些吹没有卫青,汉武帝就打不赢仗的说法,简直太可笑了。540万人的投入,是有没有卫青的问题吗?那是有没有汉武帝的问题,没有汉武帝谁来解决540万人的吃喝拉撒呢?)
(540万张嘴要吃饭,这是一个将军能解决的问题吗?我连家里三四口人吃饭都解决不了啊!)
(就这有人竟然还要去黑汉武帝?真就是啥也不懂!)
(所以,所谓的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就赢不了,真就无视了500多万人的劳役,无视了540万人的粮食消耗?哈哈哈,真是醉了!)
(现在谁还说我家武侯大人的将军无用论是错的?这种级别的战争中,一个将军,有啥用?能决定左右战争的胜利吗?没有卫青,真的就赢不了?多一个卫青,真的就能赢了?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我家诸侯武侯的军事理论有多强!跟我读,诸侯武侯牛逼!【破音】)
…………
大隋,
杨勇张大了嘴巴,目瞪狗呆!
他的脑海里只有如山如海的粮仓,被全部消耗一空。
540万人的总动员,540万人的口粮,作为太子,杨勇光是想一想这个粮食的规模,他就想要吐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