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给李爱花买了些礼品,仇景给她买了条围巾。
也给他们自个儿买了不少,光换洗衣服就好几身儿。
看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在这里长住。
除夕这天,周家叫他们过去吃团圆饭。
纪仁绘几个也不怕冷,这几天天出去溜达,吃饭什么的都在外边解决的,一副不差钱的做派。
知道他们要去周家,也没什么反应,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周家还是老样子,一家人在准备年夜饭。
周怀民今年毕业了,周弘乾和他坐在沙发问他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周安泊和江巧在饭桌上拨蒜、折菜,许明珠和周怀恩在厨房忙活。
李爱花瞅着去了厨房帮忙,胡林在客厅沙发上坐了下来,听他们的谈话。
一晃周怀民都大学毕业了。
周怀民是七七年的参加高考,那年他十八岁,四年大学下来,他今年二十二了。
毕业到如今,已经过去半年了,他还没想好要干什么,一直在清大做辅导员。
“你哥在部队,你要不就走我这条路子。”周弘乾见小儿子一直没定下来,出着主意。
其实他也想小儿子走他这条路子,不然他退下来后,后继无人,周家势必不如现在。
靠周怀景一个人在部队撑着,而且两个派系不同,难免不会遭政敌拿捏。
之前那种事情,他不想周家再经历第二次。
“爸,我还没想好。”周怀民低着头,双手扣着,微微捏了捏。
胡林瞧见,心里有数了。
他们这样的家庭,子女的前途大多都是按照既定的路线走的。
周怀民是个孝顺的,又经历过家族变故,也明白当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走他爸的路子。
这样才能保证周家长盛不衰,屹立不倒。
可他心中偏偏有自己的理想。
在家族责任和自我人生中,他在纠结。
周弘乾哪有瞧不明白的,只得叹了口气,拍了拍周怀民的肩,什么话也没说,起身去书房了。
身在其位,家族责任,是副不可推卸的镣铐。
周弘乾走后,胡林挪了个位置,坐在周怀民旁边。
“你不想走你爸的路子,可以让你妹去啊。”
胡林说得小声,
“你妹语言天赋那么好,不就是天生的外交官材料?
让她走你爸的路子,未来外交部肯定有她一席之地。”
“嫂子。”周怀民有些错愕,“妹妹她……”
他觉得这样有些不好。
本来是他的责任,却要推卸到妹妹身上。
“说不定她也不想走这条路。”周怀民声音带着些低落。
“你问过了?”胡林引导。
周怀民微微摇头。
“你问问呗,要她也不愿意,那就让你哥加把劲儿,再往上走走。
你们躺在他这颗大树底下乘凉就是,干嘛这么为难自己。”
胡林说着说着,开始出馊主意了。
其实周怀景升到一定高度,任何人都不敢小瞧周家的,只是这各种过程不容易。
时代走向平和,不是那么好升的,所以周弘乾才打算让两兄弟互为犄角,守望相助。
但她看着,周怀民不适合走这条路。
他性格温和敦厚,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该像他妈一样,做个学者,或搞学术。
周怀民听到这话,有些牵强的扯了扯嘴角,“嫂子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看,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不会。
明明不敢苟同,为了不驳她的好意,又装不出认同的别扭劲儿。
就这样儿,入了官场,迟早得出事儿。
“有空去问问你妹妹再说吧。”其他的她也不多说了,点到为止。
“好。”周怀民点了点头。
七点,电视里新闻联播的声音响起。
厨房正在炒菜,老两口和周怀恩在收拾饭桌、准备碗筷,胡林也过去帮忙。
团圆饭的菜一个个的做好,胡林帮忙端菜的期间,偶尔会看向大门的方向。
也不知今年除夕,周怀景能不能赶回来。
八点半,正式开饭。
周怀景没回来,没人陪周弘乾喝酒,他就不喝酒了,同大家一起喝饮料。
饭后收拾完,周弘乾两口子和老两口在商量办大寿的事儿。
今年周安泊八十了。
生日早过了。
大家都在忙,周怀景、许家也都不好请假赶回来,之前就说把日子定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能回来,也热闹些。
周弘乾这两天得空了,这不就在和老两口商量具体的时间。
“就初八吧,到时候弟弟他们一家和怀景也该到了,也正是串门的时候。”
许明珠坐在周弘乾旁边,不紧不慢地说着。
“都听你们的,我说不办你们非要办。”
周安泊笑得眼角的褶子跟小折扇似的,一看就是口是心非。
“那时间就这么定下来了,饭店你们有没有中意的地方?”周弘乾又问。
八十大寿,人生也就那么一次,他当然巴不得做到尽善尽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