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夜会

作品:人间一隅|作者:冯去一|分类:都市|更新:2025-05-08 00:50:04|字数:4520字

说到黄瓜,我心中一动。

“这黄瓜,说起来真是不容易。”

我卖了个关子,拿起一段,也不避嫌,随手递给叶锦岚:“这是反季节蔬菜,姨,您尝尝。”

叶锦岚也不嫌弃,接过来咬了一口:“嗯嗯,是不错,这季节能吃到这个,不容易!”

王勇和叶知秋也分别拿起一段。

“这是我们乡一个村支书,组织乡亲们搞的实验大棚种的。这个村支书,倒是本家,也姓叶。”

我看着手里青翠的黄瓜:“叶书记带俩年轻人,在寿光偷师,断断续续一年。管书记支持,才搞起来两个棚。看今年收益还不错,估计明年要大搞起来。现在只有黄瓜和辣椒,今年还要引进番茄。”

我装作不经意的,又抬了一把管叔。心里想着,也算对得起他了!一晚上,在叶锦岚这边提两次了。

不能再说了,过犹不及。

叶锦岚明白我的意思,对我点点头,并没有说话。她多年搞组织工作,对民生倒是还没有叶锦城这个政法委书记来得接地气一些。

“老百姓不容易啊!”

叶锦城叹息一声:“基层官员想要政绩,却想不出来搞好民生的好办法,有的官员想到办法,想干事,老百姓却又不相信,不买账。”

他向我们示意了一下,喝了杯酒。

“我做政法工作,一些案子,一言难尽。”

“姐,你们搞组织工作,也得改变思路了。”

叶锦岚抬手止住了叶锦城的话题:“锦城,我们不谈工作!”

叶知秋却突然插了句话:“邓老说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嘛!不用担心,会越来越好的。来,喝一个,祝愿国富民强!”

大家都乐了,一起喝了一个。

我心里暗暗叹息,叶家这一代,叶锦岚努努力,副省到头了。叶锦城虽然年轻,但是未必有叶锦岚走得远。

像是他们这样的,甚至说不上准红二代,父辈的余荫并不能维持太久,其实厅官,已经是极限了。

再往上,靠的除了实打实的政绩,还需要扎实的理论,广阔的视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格局,还有重要的执政理念。

其实不同的理念,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人民谋福祉,为祖国更强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坚强的核心去执行。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过多的争吵辩论扯皮,肯定会影响决策的时机和效率。所以必然的,会有人扶摇直上,也会有人郁郁而终,甚至跌落尘埃。

至于草根出身的管书记,实职正处就是天花板。

我不会和他们去讨论这些。除了因为这些理论在这个时代有些离经叛道。还有一个原因,我前世今生都对体制不感兴趣。因而说实话,对过去的人生中,什么时候市里省里谁主政并没有清晰的记忆。

所以,我帮不上忙。虽然我很想帮忙。

喝喝酒,说说话,享受一下家人团聚的时光,也许是他们难得的悠闲,最合适的休憩。

转眼十点,墙上的老式挂钟轻轻敲响。

叶锦岚站起身子,面色微红。她今晚也喝了不少。

“今天到这里吧!知秋,你和幺儿陪我出去一趟。”

我心里存着一个念头,一直控制没有多喝。一瓶五粮,喝了有七八两。

对于我现在的酒量来说,微微有些酒意,无妨。

王勇不敢违逆丈母娘的话,叶锦城明显喝多了,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多说什么。

我们三个穿上棉衣,轻轻推门出来。

我快走几步,先是上车打着火,又下来给她们娘儿俩拉开车门,让她们坐到后排。

关门,上车。我也没有问,直接开车调头。

车子缓缓驶上林道,加速,驶出林道,转过小寺院,顺着大道一直向北行驶。

昏黄的车灯下,县城街道上并不干净。还是车子太少,没有把不太厚的积雪碾压干净,两个明显的车辙在路中间向前延伸。

只有临街住户的门口,才扫出干净的路面。

车轮碾压下,已经结了冰的路面咯咯吱吱的炸响。

一路驶过南街,驶过十字街,驶过北街,我们都没有开口说话。

我愈发证实了心中的猜想,微微叹了口气。

叶锦岚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幺儿,你怎么知道我要去那里?”

我吁了口气:“姨,你们,太像了!”

叶锦岚不再言语。叶知秋也不说话。我专心开车,在满是坑洼和残冰的路面上行驶。没有路灯,对面也没有车驶来,车内后视镜也看不清后面她们娘儿俩的表情。

一路沉默,压抑,一直到罗港师范门口停下。

我拉开车门下车,昏黄的路灯下,我抓着铁门的栅条晃了晃,铁门发出咣咣啷啷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

只要我叫门,值班的永远是郭二毛,也是邪门儿,保卫科另外两个职员不值班的吗?

车灯照射下,郭二毛身上裹着件军大衣,面色不善的出现在值班室门口。

“谁啊,找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间一隅》,方便以后阅读人间一隅第150章 夜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间一隅第150章 夜会并对人间一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