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侯景谋逆势渐显 梁廷议战意难决

作品: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作者:安可儿妙桃|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2 11:52:07|字数:11242字

东魏大将军高澄收复河西后,立刻给梁朝朝廷送去书信,请求恢复友好关系。

与此同时,他对俘虏萧渊明格外优待,亲自设宴款待。

席间,高澄举杯笑道:“先父在世时,与梁主和睦相处十余年。

如今一时失信,导致兵戈相见,想必不是梁主本意,定是侯景从中挑拨。”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烦请将军派人禀明梁主,若他愿重修旧好,我岂敢违背先父遗愿?

所有俘虏即刻遣返,连侯景的家属也一并送回。”

萧渊明闻言大喜,连忙起身拱手:“大将军如此宽厚,末将定当如实禀报。”

宴席刚散,他就急令随从快马加鞭,将高澄的话原原本本写在奏章里,火速送往建康。

此时的梁武帝萧衍正为战事烦忧。

他展开高澄的来信,眉头紧锁:“诸位爱卿,东魏这是唱的哪出戏?”

朱异抢先出列:“陛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不如就此议和。”

他眼角余光扫过同僚,又补充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御史中丞张绾等人纷纷附和:“朱大人所言极是,请陛下三思。”

唯独司农卿傅歧冷笑一声:“高澄刚打胜仗就来求和?

分明是反间计!”

他大步上前,声音洪亮:“他想让侯景自乱阵脚,好坐收渔利!”

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梁武帝揉了揉太阳穴,连日来的战报让他身心俱疲。

他转头问朱异:“若真议和,侯景那边......”

朱异胸有成竹:“侯景不过一介降将,岂敢违抗圣命?”

傅歧急得直跺脚:“陛下!

侯景狼子野心,若逼急了他......”

“够了!”

梁武帝突然拍案而起,“传朕旨意,准予议和。”

他转向侍从:“取笔墨来,朕要亲自给渊明回信。”

待诏书写就,梁武帝唤来使者夏侯僧辩:“速将此信送至东魏,不得有误。”

夏侯僧辩双手接过诏书,恭敬行礼:“微臣定当不辱使命。”

僧辩路过寿阳时,被侯景拦下。

侯景一把夺过他携带的书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高大将军待你不薄,应当另派使者,重修两国之好。”

侯景脸色一沉,心里暗骂:“高澄这老狐狸,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他虽放走了僧辩,但越想越气,立刻提笔给梁主写信,言辞恳切却又暗藏锋芒:“陛下,古有贾季奔狄、士会奔秦,晋国上下忧心忡忡。

如今高澄视我为眼中钉,表面求和,实则想除我而后快。

若臣一死能利社稷,万死不辞!

只怕千载之后,史书骂我叛臣,污我清名。”

写完信后,他还是不放心,又偷偷派人给朱异送了三百两黄金,小声叮嘱道:“朱大人,麻烦您在皇上面前多帮我说几句好话,别让高澄的阴谋得逞。”

朱异摸着沉甸甸的黄金,满脸堆笑地点头:“侯将军放心,这事交给我,一定办妥!”

可一转身,他就把侯景的信压了下来,根本没交给皇帝。

“呵,收了钱不办事,真是贪财的好手段!”

侯景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气到吐血。

梁主派使者前往晋阳,一是吊唁高欢的丧事,二是与高澄商议和约。

使者刚走,侯景的奏书就到了。

他言辞激烈:“臣与高氏仇深似海,本想仰仗陛下威名,一雪前耻。

如今陛下却要与高氏议和,臣该何去何从?

请陛下准臣再战,扬我大梁国威!”

梁主看完,眉头微皱,提笔批复:“朕与卿君臣之义已定,岂会朝令夕改?

如今高氏主动求和,朕也想休兵止战,暂与修好。

卿安心待命,不必多虑。”

侯景不甘心,再次上书请战。

梁主不耐烦了,直接驳回:“此事已定,不必再提!”

侯景冷笑一声,心生一计。

他伪造了一封邺城来的书信,声称高澄愿意用贞阳侯交换侯景。

梁主收到信,信以为真,当即就要答应。

这时,中书舍人傅岐和兼领中军的朱异前来议事。

傅岐直言:“侯景穷途末路来投,既已收留,岂能轻易抛弃?

况且他身经百战,怎会束手就擒?”

朱异却反驳:“侯景兵败势弱,只需一道诏书,他必不敢违抗!”——这朱异平日贪财揽权,此刻更是急着讨好梁主。

梁主最终采纳了朱异的建议,回信写道:“贞阳侯一到,侯景立刻遣返。”

侯景拿到回信,冷笑一声,递给左右亲信:“我早知这吴老公是个薄情寡义之人!”

从前侯景归顺梁朝时,行台左丞王伟就曾为他出谋划策。

如今,王伟见局势不妙,又跑来劝他:“眼下咱们坐着等死是死,造反也是死,您可得想清楚啊!”

这话戳中了侯景的心事。

侯景开始暗中准备造反。

他先是强征寿春百姓当兵,把老百姓家的女儿都许配给手下将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方便以后阅读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第169章 侯景谋逆势渐显 梁廷议战意难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第169章 侯景谋逆势渐显 梁廷议战意难决并对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