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到底谁丢人?

作品: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作者:辉一|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2 02:32:56|字数:4104字

这几天一直闭门不出,看起来比七皇子本人还要着急许多!

唉,女孩子的心思啊!

如此看来,皇上提议的那个婚事怕是要提前举行了。

日上三竿,赵铮坐在景荷宫内,静静浏览着刘轩递来的文档。

这是手下将士在宗卷司仔细搜集淮州夏姓人家后,精心整理的结果。

淮州幅员辽阔,单是淮州城一地,夏姓人便已达数万之众。

整个淮州地界中,林林总总的夏姓人口估计有数万人。

寻找起来确实不易。

然而赵铮并未显出丝毫焦躁。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档所记载的几位关键人物上。

“夏玉,先帝时期曾任淮州驻军副统领,其后代遍布淮州城,形成了一个显赫家族,多从事军旅。”

“夏奉碌,高宗时期曾为皇城怀化郎将,告老还乡后,其后代在淮州城经商……”

“夏宏达……”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淮州夏姓中曾有祖先从军的人家。

之前通过母妃的口述,赵铮对外祖父一家已有几分猜测。

那些兵器及传说中的青铜剑如果是祖上传下,即便精心保存,流传多年也不大可能完好无损。

且唯有家中曾有将领者,才可能保留青铜剑并世代珍视。

基于这一点进行筛选,能够缩小不少范围。

不多时,赵铮的目光落在一条信息上。

“夏鸿,太祖皇帝时期曾追随太祖征战,功勋卓着,大胤开国后辞官归隐,家族衰落,后代不详……”

家道衰落,后代不明!

赵铮目光锐利地盯着眼前的文档,双目微眯。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外祖父一家确实曾经没落。

不然不可能以戏班为生,只有那些兵器传了下来。

这条线索与他的诸多推测似乎吻合。

但他心中又泛起一丝疑惑。

若母妃祖上真的追随大胤开国皇帝征伐,并建立了显着战功,按理说应接受封赏,获赐爵位,在皇城定居。

为何反而辞官返乡?

正当他思虑之际,宫门外一位士兵快步跑来,恭敬地说。

“殿下,罗通公子求见!”

罗通?

赵铮挑了挑眉,看向外面。

最近这小子一直在忙于香水生意,怎么突然来访?

不一会儿,罗通健硕的身影出现在赵铮面前。

“老七,我带来了些消息!”

只见罗通面色严肃,手持一册书,递给了赵铮。

赵铮带着疑惑接过书册,神情有些微妙。

“是定国公让你送来的?”

难道定国公罗昶也在暗中帮他调查?

但罗通摇了摇头,嘴角微微撇起,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老七,这是我姐姐让我带来的!”

罗素?

赵铮一愣,翻阅手中的书册。

眼神很快聚焦。

书册上娟秀的小字记录着一行行信息。

所载内容正是关于淮州地区夏姓人家的资料。

“我姐说她帮不上大忙,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协助老七。”

“这几天她一直在翻查书册,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些资料。”

“刚刚急着让我送来,也不知道是否有所助益!”

听到这里,赵铮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细细审视手中的书册。

其中的内容比他手下人仓促整理的要详细得多。

甚至还做了详细的分类,并标注了罗素的意见。

显然花费了不少心力。

他快速翻阅了几页,目光迅速锁定了某一页上的文字。

“夏鸿,出身淮州,自太祖尚未登基前,便随同征战,屡立奇功。”

“大胤建国后,太祖封其为归德大将军。”

“但在皇城仅待了三年,便辞官归隐。”

“太祖赠予金银良田,未赐予爵位。”

“依罗素之见,这位开国元老的功劳与其所得封赏并不相称,或另有缘故。”

“殿下可以深入调查一番。”

看到此处,赵铮眉头紧锁。

果然,罗素也注意到了这点。

尽管不清楚当年具体情况,但最有可能是母妃祖上的就是这个夏鸿。

若能证实,不仅可破除京城流言,还能提升母族的地位。

赵铮收回思绪,深吸一口气。

罗素如此细心搜寻整理淮州文献,不知耗费多少心血。

美人恩重啊!

罗通站在赵铮身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七,这些信息有用吗?”

其实他并不抱太大希望。

从浩瀚文献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犹如大海捞针。

但让他意外的是,赵铮点头肯定。

“非常有用,帮助很大!”

思索片刻后,他又轻声吩咐道。

“回去时带上宫里的补品作为对你姐姐的感谢。”

罗通诧异地点头,仍感到难以置信。

这些书籍真找到了有用的信息?

罗通按下心中情绪,再次靠近赵铮低声报告。

“老七,昨天右相到我家来了。”

“我听他说跟我父亲讨论的事,李牧那个老东西又有新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方便以后阅读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到底谁丢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到底谁丢人?并对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