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裴家陷害的我外祖一家,安国公府是吗?”少爷难得阴沉了脸色,双手紧握成拳。
“麟儿咱们现在太弱小,斗不过裴家,你莫急,过几年等太子登基,想收拾裴家还不是易如反掌?”宋老太爷担心宋飞麟犯轴,连忙安抚。
“祖父放心,我不会不自量力,”少爷垂着眸浑身散发着冷气,从牙缝中挤出话来,“说白了罪魁祸首就是老皇帝,公报私仇,杜祖父骂他的那些话也没骂错。”
“唉哟小祖宗这话可不能再说,你可闭嘴吧,传到圣人耳朵里是要砍头的。”宋老太爷要被少爷吓死。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敢妄议圣意,活腻了这是。
“我就说,”少爷嘴上硬气,声音却不自觉小了下来,他不怕死无所谓,可不能连累宋家,“罢了,希望他快点噶,太子快点登基。”
宋老太爷见他声音小得只有两个人能听见,无奈地叹了口气,天家最是绝情,麟儿虽是皇家的种,但他也流着一半杜家的血。
圣人若知他是太子和杜月的孩子,能不能活着见明天的太阳还是个未知。
当年杜御史和几个成年的儿子被判斩首,十二岁以下的男丁流放,女眷充教司坊。
太子捞出所有杜家女眷,但杜家女眷也不敢留在京城,除了杜月其余皆被送走。
皇帝把宋家贬到辽州是何用意,难道发现了什么?
宋老太爷冷汗淋漓,他不知道的是,皇帝一开始就知道宋飞麟的存在,不过是没去搭理而已,而现在老皇帝脑子突然抽风,下了一道圣旨。
“那小顽固既然觉得宋家那么重要,便让他和他“爹娘”一起前往辽州,也带上他的敬爱的祖父,宋老头好样的,不把朕放眼里,私下帮太子带孩子,既然如此就让宋老头也去辽州,让他们一家团聚。”
原本宋老太爷是决定等他儿子前往辽州上任后,他便带着麟儿和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回泉州府。
几个孩子都大了,差不多要说亲了,辽州荒凉苦寒,民风彪悍,几个孩子都是没有吃过苦的,哪里受得了辽州的风沙干旱。
然而一道圣旨绝了宋老太爷的后路,不仅几个孩子要去辽州,连他这把老骨头也插翅难逃。
“我去找太子。”少爷怒道。
宋老太爷拦住他,“麟儿别去,圣人这是有意为之,圣旨已下,岂是说收回就能收回的,现在圣人对太子多有猜忌,眼下太子最好不要有任何动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现在只是咱们一家去辽州,若再刺激圣人,届时只怕整个宋氏都要被波及,就这样吧,挨过这段时期就好了。”
少爷心中郁结难抒,想做些什么,却无计可施,闭了闭眼。
想到空间囤满了物资钱财,还有鸣弟送的铁马,心情这才好了些。
安国公府。
“宋亦荣后日便要前往辽州上任,宋飞麟也要一同前往,太子不是很在意这个儿子么?哼,他敢让人废了楚王的腿,老夫便也敢让人废了那小子的双腿,让太子也尝尝至亲的后辈被重伤的滋味。”安国公眼中闪过浓浓杀意。
现在不动手,以后就更没机会了,眼下还有皇帝挡在前面,可皇帝的身子快不行了,太老了,谁也不敢保证圣人何时会驾崩。
要做的事尽量在圣人驾崩前做完,先废了宋飞麟的双腿,再砍下他的脑袋送去东宫,不知太子看到最心爱的女人为他生下的孩子尸首分离,会不会心痛得追随而去。
安国公就是想气死太子,就算气不死,能打击到太子也行。
楚王是安国公的亲外甥,原本安国公以为楚王坐上皇位是铁板钉钉的事,若不是太子让人废了楚王的双腿,安国公府怎会如此被动。
太子真该死。
宋家也该死,所有太子党都该死。
少爷还不知道有人想要他的命,此时他正坐在书房里给江一鸣写信,宋家没有像前世一样流放辽州,但他们一家人还是要去辽州。
江一鸣收到信也颇为揪心,同时又觉得松了口气,被贬比流放强多了,辽州环境恶劣,但有空间傍身,少爷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什么?少爷一家要去辽州,那可是极北之地,离泉州府十万八千里都不止吧,听说那里人烟稀少,压根不是人待的地方,好多流放辽州的人都活不了多久。”七姐大吃一惊,叽叽喳喳的出声。
“七姐怎么知道辽州?”江一鸣狐疑。
“……听说书先生说的。”七姐心脏扑通一跳,差点露馅。
她当人不能说是听周远说的,周远见多识广,什么都会和她聊,她听的多了便也记住了一些。
“哦?”江一鸣定定地盯着七姐看了一会。
七姐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不管弟弟问什么,她都死不承认。
江一鸣察觉七姐有点不对劲,但他现在为少爷的事忧心,暂时没精力深究,“这个结果已经比预想中要好,接下来我要专心温习功课,为明年的春闱备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