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阿母放心,我会在外面给他们寻一处宅子,不让他们来打扰你。”
李桂香没有吱声,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芷兰蹙眉有些不解李桂香到底在想什么?“阿母在想什么?”
李桂香抬头看了一眼闺女,只是轻叹口气,摇摇头不说话。
芷兰狐疑,再次追问“阿母究竟在想什么?有何不安心的地方都可以同我说,我说过,我会护着阿母的。”
李桂香紧抿着唇,半晌才吞吞吐吐的道“我只是瞧着你阿翁如今这样,心里不忍心……”
芷兰……
搞了半天李桂香这是可怜张大顺了?芷兰有些气闷,很想好好训李桂香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忘了,李桂香是典型的封建王朝的女子,又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户。
即便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改变不了她以夫为尊的心理。
在这个封建王朝里,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一个女人不嫁人,没有丈夫,那就说明这个女人是错误的。
即便李桂香和离了,她也没想过再找一个更适合的,反而心里一直记挂着那个什么都不是的男人。
芷兰同样轻叹口气,算了,李桂香究竟是什么想法她也管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人生,或许李桂香只是单纯的看见张大顺如此狼狈而心里不舒服。
芷兰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她嘱咐李桂香用饭,她还要赶着回一趟茶坊。
今日她还想培训一下茶坊的这些女娘佣工,出了东院,就瞧见小米身后跟着两个婢子拎着不少包袱。
芷兰微微蹙眉,不解小米这是要干嘛?
小米也瞧见芷兰,忙小跑过来给芷兰行了礼。
芷兰则是又瞥了一眼小米身后的两个婢子拎着的包裹问道“这是做什么?”
小米微低垂着头,有些羞怯的解释“我、我也想搬去东院与大伯母同住。”
芷兰疑惑的看着小米“你阿母阿翁来了,你不与他们在一起住上几日?”
小米脸色微红,吞吞吐吐的解释“我、我清净惯了,不习惯与阿母她们同住。”
芷兰一时间沉默,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出。片刻后只得点头“嗯去吧。”
小米行了一礼,这才带着婢子越过芷兰往东院走。而芷兰凝视小米渐渐远去的背影,眸光陷入沉思。
片刻后芷兰才转身带着冬梅冬雪离开。
回到茶坊,芷兰开始忙着训练这帮女娘如何烹茶。
茶这种昂贵的东西只有特别富贵人家,或是朝中有权有势的大臣家中才会有。
所以这茶还真不是谁想喝就能喝的,所以在大夏朝喝茶是十分讲究的一件事。
如果想在大夏朝煮一碗茶喝,要准备不少物品例如:炭炉、炭铗、捣茶石舀和杵、茶饼、陶罐、陶碗。
这第一道工序是烤茶:将陶罐置于火塘上,放入茶叶并不断翻动。
等待茶叶焦黄,香味溢出后趁热用纸袋装起来,以免茶叶的香气散失掉。等到茶叶冷了,再取出碾成末。
好的茶末像细米粒,不好的茶叶则好似菱角的皮。
然后就要用开水煮茶了,煮茶对水的选择很讲究,所谓“八分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
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煮茶时,水烧至“如鱼目微有声”时为一沸,加入茶未,使茶的香味慢慢融入水中。
二沸时,水如涌泉连珠,水面浮起一层“沫饽”。
“沫饽”就是茶汤的“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这些是茶的精华,此时将沫饽盛出,置于熟盂之中备用。
再在茶汤中加入少许盐,盐中和了茶汤的苦涩之味,使茶汤口感更加滑润。
继续烧煮,当茶水犹如腾波鼓浪时,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的沫饽浇入釜中,称为“救沸”“育华”。
待精华均匀,茶汤便好了。茶汤煮好,均匀地斟入各人碗中,让“沫饽”均匀。
芷兰实在是不喜欢这种茶还要加盐巴,她属实喝不惯。在府里,她喝茶就是单纯煮茶叶。
最初曹牧谦还有些不习惯,以为她不知道如何煮茶,想要教教她。
可听她说不喜欢喝那种煮的茶里放盐巴,也不喜欢那种沫饽,曹牧谦也就随了她,与她一起喝那种简简单单的泡茶或是煮茶。
曹牧谦可以因为喜欢她而迁就,别人是不会如此的。
所以芷兰只能培训这些女娘如何烹茶,而且烹茶的姿势要有仪态,要端庄娴雅。
当然,她也培训了另一种简单的烹茶方法,比如花茶。
其实她对茶不是很懂,在现代她喝过普洱、菊花茶、玫瑰茶、橘皮茶。
所以她培训了一下,如何将新鲜的花朵与这些茶相互配合,例如煮简单的茶水,最后在陶碗里放上一朵鲜花,既美观又有花朵独特的香气。
芷兰觉得,一般女孩子会喜欢这样的茶水,主要是美观又有趣味。
而且她还特意找人书写了茶单竹笺,茶坊里每一种花茶都有什么样的功效,什么美容养颜之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