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二年,七月中旬。
赶在夏种的尾巴,所有开出的荒地,都种上了农作物。
除了粟米,黍米之外,还种植了不少大豆,花生,和芝麻。
起初,坞堡里的农人,都不是很热情,他们想全种上粟米这些能填饱肚子的粮食。
姜小暖立刻就开始给他们画饼:“等入秋时,坞堡就能建起油坊,大豆,花生和芝麻都能榨出油,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有油吃。”
听到种子能榨油,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这个时候,主要的用油都是动物油。因此,价格十分昂贵,他们这种贫民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吃油了。
一想到,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油了,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就要去建油坊了。
姜小暖却是打住了他们。
“还是先建水磨坊吧。”
自从小麦收成之后,坞堡里的石磨旁的队伍就没减少过,技术该提升了。
过了夏种之后,坞堡里的人大多都闲了下来。
于是,轰轰烈烈的大开发开始了。
在靠近河边不远处,率先竖起了一座水磨坊,随着水流的冲刷,磨坊能一天不停歇地将麦子磨成细细的面粉。
刚刚新加入进来的流民,错过了最后的夏种时间,只能努力开荒,等待秋种的到来。如今,看到‘前辈’们一袋一袋面粉往家扛,一时间各个都跟打了激素一般,手里的锄头都抡出了火星子。
自从坞堡人员的增加,地盘也逐渐扩大。
石匠王福王贵,也忙成了陀螺,两兄弟每天辗转与各个村落,竖起一个个神女雕像。
每个新加入进来的流民,必须得先去拜见神女像。
然后村里头被神使们提拔起来的村长,就会一番警告:“记住,举头三尺有神明,神女在天上看着呢,可莫要做坏事,否则,看到坞堡围墙上挂的那几具干尸了吗,那都是做了坏事的人,被神女吊上去的,尸体都不腐烂,这是死了都不能投胎!”
吓得新来之人都是面露惊恐,连连保证。
这有效地让新来的流民,心怀敬畏之心,减少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而慕晨希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
神女交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在坞堡里广收徒弟,打造医疗体系。
目前的医院选址已经出来了,还没开始盖房。
神女又交给了他治疗伤寒的法子,还有炼制一种叫做‘青霉素’的神药,他最近正在家里埋头苦学,苦练呢。
而在开春之后,马俊的脚踏纺织机,和珍妮织布机就开始量产了,如今,坞堡里已经有了十台脚踏纺织机,和十台珍妮织布机。
没想到能短时间收这么多人,之前建造的织坊太小,在水磨坊建成后,新织坊的建设,就拉开了帷幕。
等芸娘出了月子后,织坊应该就能开张了。
为了跟上坞堡的发展,砖窑开足了火力大力生产,供不应求后,姜小暖就查阅资料,把原本的简单土窑,升级为了隧道窑后,也转移到了坞堡外头。
同一时间,在砖窑的旁边,还建起了磁窑。
除了这些之外,什么造纸坊啊,水泥厂啊,烧制玻璃,榨油坊等等也都开始提上了日程。
只是,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招兵了!
——
要服兵役了!
这是几乎所有人在听到坞主招兵消息的第一反应。
那刻进骨子里的,对战争的恐惧,让他们本能的抗拒。
“呜呜呜,怎么办,我不想当兵,我不想打仗,我怕死。”
“我也不想死啊,怎么办啊,如果我拒绝的话,坞主会不会杀了我!”
“为什么到了这里,也还要服兵役啊,我就剩这么一个儿子了啊,求求不要让我儿子当兵啊!”
“你光哭儿子呢,也担心担心自己吧,我可是听说,坞主这次招兵,不限男女,估计年轻女人也要被抓去充军!”
“什么!嗷嗷,这可咋活啊!”
……
张桂芬从窝棚里走了出来。
当听到坞主在招兵,而且不显男女时,她忽然又想起了,幼时就已尘封起来的梦想。
如今,见那些流民们一个个跟死了爹一样,鬼哭狼嚎。
便主动走了过去:“有什么好哭的呢,你们难道忘记在坞主收留你们,神女保佑你们之前,你们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时,一个人忽然出声。
“我原本一家有十几口人,虽然贫穷,但也算幸福。后来遇到戎人屠村,死的就剩我跟哥哥了,一路逃跑,路上却又遇到权贵到处抓壮丁,我跟哥哥被抓走修坞堡,哥哥为了护住我,活活被监工打死了。
后来,坞堡被山匪攻破,我在地窖里躲过了一劫。之后,一路跟着流民来到了凉城,当时我已经要饿死了,还感染了伤寒,都要绝望跳河死的时候,是坞堡里的神使出现救了我。要不然,我早死了。”
此话像是打开了水龙头一般,所有人都陷入到了痛苦的回忆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