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少年掌心托着光绪年间的蜡丸:"晚近医家为保药性,多用金箔裹丸。"朱砂少女却指《雷公炮炙论》:"古法以鲜竹沥化服,今人多用温水,岂不失透络之效?"牛黄将军剑刻《修事指南》文字于虚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珍珠女子奏响《本草品汇精要》乐章:"丸者缓也,然急救当用汤剂。"郁金文士却展开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合安宫丸化裁,治热闭尤捷。"众药灵争论间,李济川在回春堂改良的"安宫饮"配方竟在典籍幻境中自行演化。
黄连老者突然祭出《河间六书》:"刘完素主火论,与我等苦寒派渊源颇深。"黄芩文士却引《丹溪心法》:"朱震亨滋阴学说,恰可制吾等燥烈之性。"两股气息交融处,《医学源流论》"寒热并用"篇章大放光明。
牛黄将军剑指《医林改错》:"王清任先生虽重解剖,然其解毒活血汤治疫,仍不离透热开窍之法。"虚空中安宫丸药气竟与活血化瘀药味交融,显出晚清中西医汇通的新气象。
正当众药灵论道时,嘉靖年间的太医院铜人忽然浮现,周身穴位闪烁如星。麝香公子折扇点向"水沟十宣"等穴:"纵有灵丹妙药,岂可废针灸急救?"《针灸大成》"中风急救"篇目随话音铺展,银针虚影与药气交织成网。
牛黄将军最后展开《黄帝内经》素问篇:"上工治未病,诸君莫忘。"十二药灵齐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影渐化入《古今医统大全》的书页之中。回春堂檐角的铜铃无风自鸣,与《医学三字经》"急救方,有专攻"的吟诵声共鸣不息。
————————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组成】牛黄 郁金 犀角(水牛角代) 黄连 朱砂各一两 梅片 麝香各二钱五分 珍珠五钱 山栀 雄黄 黄芩各一两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口服,1次1丸。小儿3岁以内,一次1/4丸;4-6岁,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赛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证治机理】证为温热邪毒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所致。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扰乱神明,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里热炽盛,炼液为痰,痰热上蒙清窍,势必加重神昏谵语;舌为心窍,痰热闭窍,则舌謇语难;热闭心包,邪热阻滞,阳气不通,热深厥亦深,故可见肢厥。
中风痰热昏迷,小儿高热惊厥,亦属热闭之证。治当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方解】方中牛黄苦凉,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水牛角)咸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芳香走窜,通达十二经,芳香开窍醒神。三味相配,清心开窍,凉血解毒,共为君药。黄连、黄芩、山栀苦寒清热,泻火解毒,以增牛黄、犀角清解热毒之力,共为臣药。冰片、郁金芳香辟秽,通窍开闭,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功;雄黄助牛黄以劫痰解毒;朱砂、珍珠清热镇心安神;金箔为衣,亦取其重镇安神之效,共为佐药。用炼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之常用方,凉开法之代表方。
【配伍特点】苦寒清热与芳香开窍合法,主以清心泻火。
【方歌】安宫牛黄丸最精,芩连栀子郁砂并,更加雄角珠冰麝,退热清心力更宏。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