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虚影自《千金方》走出,持唐代药臼相赠:"此物曾炼紫雪,今付汝续写新篇。"张仲景残卷飘出白虎汤方义,与紫雪丹药气交融。叶天士神识化入《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图愈加明晰。
冬至夜,金陵再覆银装。童子诵《汤头歌诀》声清越:"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石膏..."李时珍合上墨香犹存的《本草纲目》,见"紫雪丹"条目泛着淡淡蓝光。
药炉余温尚存,蒸气凝成霜花,依稀幻化当年诸药精魄。檐角铁马轻响,雪地上忽现《黄帝内经》金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北风卷起案头医案,朱砂批注如红梅绽放。
千年后,某中医堂内。学徒正按古法炮制紫雪丹,冰片香气中,隐约可见石膏少年虚影颔首微笑。窗外大雪纷飞,药王庙遗址石碑上,"大医精诚"四字在雪中熠熠生辉。
————————
紫雪《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黄金百两 寒水石三斤 石膏三斤 磁石三斤 滑石三斤 玄参一斤 羚羊角屑,五两 犀角(水牛角代)屑,五两 升麻一升 沉香五两 丁香一两 青木香五两 甘草炙,八两
【用法】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种金石药,得四斗,去滓后,内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炭火上煮,柳木篦搅,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研朱砂三两,细研麝香当门子五分,内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二分,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一分,以意节之,合得一剂(现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每日2次。周岁小儿,每次0.3g;5岁以内小儿,每增1岁,递增0.3g,每日1次;5岁以上小儿遵医嘱,酌情服用)。
【功用】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或弦数;以及小儿热盛痉版。
【证治机理】证由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热盛动风所致。邪热炽盛,充斥内外,则见高热不退;温热之邪内陷心包,扰乱神明,轻则烦躁不安,重则神昏谵语;热盛伤津,则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热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则为痉厥。小儿热盛痉跃亦为邪热内陷心包,引动肝风而致。治当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方解】犀角(水牛角代)清心凉血解毒;羚羊角清热凉肝息风;麝香芳香走窜,开窍醒神。三药配伍,清热开窍息风,共为君药。生石膏、寒水石辛甘而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滑石清热利窍,引热下行。三者为臣,清热泻火。佐以硝石或芒硝泻热通便,釜底抽薪;
玄参滋阴清热凉血;升麻清热解毒透邪;青木香、丁香、沉香辛温芳香,行气通窍,与麝香配伍,增强开窍醒神之功;黄金、朱砂、磁石重镇安神,并能潜镇肝阳,以除烦止痉。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由于本药呈“霜雪紫色”,且药性大寒犹如“霜雪”,故取“紫雪”之名。本方为清热开窍,息风止痉之代表方;是治疗热闭心包,热盛动风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甘咸寒凉清热与芳香开窍、金石重镇相伍,开窍之中更具息风之效。
【方歌】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石膏,丁沉木麝升玄草,更用赤金法亦超。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