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小活络丹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3 08:11:05|字数:9492字

地龙金纹在经络间遭遇奇异变化:原干涸处渐渗清液,而粘稠湿浊竟凝成可驱之物。"《本草述钩元》云'地龙得土中阴气,善化阴阳胶结',诚不我欺!"他衣袖翻飞间,《医方集解》中小活络丹方解字字重组,君臣佐使悄然易位。

三更时,老者突然长啸,涌泉穴喷出黄黑相间脓血。草乌火焰裹挟《外科正宗》"透脓散"方意将其炼化,脓血中赫然显现三十年前临安府衙的火签。"果然与当年赈灾案有关..."川乌剑尖挑起火签残影,《卫生宝鉴》"伏邪"篇目无风自动。

五更鸡鸣,老者腿甲尽褪,新生肌肤上隐现正常经络纹理。天南星以《针灸大成》"青龙摆尾"针法收尾,银针引动残留药气在络脉间游走。《医学心悟》忽然翻开"医门八法"篇,程钟龄"和法"二字大放光明。

"此番用药之妙,在刚柔相济。"地龙指着调整后的方剂:制川乌钱半为君,地龙三钱为臣,乳没各一钱为佐,天南星八分反为使。"《本草纲目》谓川乌'引经药不能直达者,得此力可到',今佐以润剂,恰如江河载舟。"

药柜顶层突然传来裂帛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飘落案头。"治病必求于本。"川北剑尖轻点"阳化气,阴成形"六字,"此番痹毒现形,该去会会那位三十年前的'故人'了。"晨光中,封存多年的《临安瘟疫录》自行翻开,泛黄纸页上浮现出药师殿废墟的方位。

————————

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 乳香研没药研,各二两二钱

【用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茶下亦得(现代用法: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服1丸,每日2次,用陈酒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川乌、草乌先煎30分钟)。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证治机理】证由风寒痰湿瘀血,痹阻经络所致。风寒湿邪留滞经络,病久不愈,气血不得宣通,营卫失其流畅,津液凝聚为痰,血行痹阻为瘀。风寒湿邪与痰瘀交阻,经络不通,故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中风手足不仁,迁延时久,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者,其理亦同。治宜祛风散寒除湿与化痰活血通络兼顾。

【方解】川乌、草乌大辛大热,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且止痛作用强,共为君药。天南星辛温燥烈,祛风燥湿化痰,以除经络中之风痰湿浊,是为臣药。佐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使气血流畅,则风寒湿邪不得留滞,且两药亦善止痛;地龙性善走窜,入络佳品,功能通经活络。以酒送服,取其辛散温通之性以助药势,并可引诸药直达病所,为使药。本方为治风寒痰湿瘀血痹阻经络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辛热温通,峻药缓用,功善止痛。

【方歌】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加地龙,寒湿瘀血成痹痛,搜风活血经络通。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116章 小活络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116章 小活络丹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