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定风珠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5 15:21:49|字数:19800字

鸡子黄制七曜药壶:"日曜贮君药,月曜盛臣药..."她倾药汁入壶,壁间现出"阴平阳秘"篆文,"此壶温药可存子午流注之气。"

陈童捧《药性赋》诵:"白芍酸寒,敛阴柔肝;龟甲咸平,潜阳息风..."晨光中,药柜阴影恰覆"大定风珠"方笺。五味子授以五音笛:"《黄帝内经》'角徵宫商羽',肝虚者宜听角音。"

麦冬采柏子制启蒙丸:"《幼科铁镜》谓'丸药如露,润物无声'。"丸内裹鲜地黄汁,外滚朱砂衣,合《慎斋遗书》"补而不滞"之法。

岁末祭灶时,陈童忽指药瓮:"此中珠光非烛火所映!"众药启封,见当年药方已凝为琥珀,内封柏叶现出"阴阳和合"纹。龟板仰观星象:"《史记·天官书》'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方终成珠玉。"

晨钟响彻时,新徒见陈童在柏下习《导引图》,发间再无焦枯。檐下二十七枚药囊随风轻吟,似在诉说那场惊心动魄的阴阳交泰。

《定风珠玑录》扉页题吴瑭批注:"是方能定虚风,非能定实风。识此,则立方之旨知矣。"柏烟散尽时,陈童掌心珠光渐隐——原是当年鸡子黄盏的残片,在晨光中折射出万千光华。

————————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四钱 干地黄六钱 麻仁二钱 五味子二钱 生牡蛎四钱 麦冬连心,六钱 炙甘草四钱 鸡子黄生,二枚 鳖甲生,四钱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3次温服)。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温病后期,神倦痴疚,舌绛苔少,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证治机理】证由温病迁延日久,邪热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而见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神倦乏力、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有时时欲脱之势。本证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治宜味厚滋补之品,滋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平息内动之虚风。

【方解】鸡子黄、阿胶均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血为君药。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滋水涵木,柔肝濡筋,为臣药。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善收,与滋阴药相伍则收敛真阴,配白芍、甘草能酸甘化阴。以上诸药协助君臣以加强滋阴息风之功,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本方为治疗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证之常用方。

本方系由《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而成。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为滋阴息风之剂。

【配伍特点】血肉有情之品与滋养潜镇合方,寓息风于滋养之中,共成“酸甘咸法”。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胶芍三甲五味襄,麦冬生地麻仁草,滋阴息风是妙方。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方剂杂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120章 大定风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120章 大定风珠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