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藿香正气散

作品:方剂杂论|作者:附子理中丸|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2 02:46:29|字数:21214字

次日复诊,童指纹退至风关,色转红活:“《幼科铁镜》‘青紫退而红黄现,胃气来复’。”腹软如棉,啼声清亮:“《小儿推拿广意》‘哭声洪亮者生机旺’。”

藿香减干姜为五分:“《本草通玄》‘阳回即止,防燥伤阴’。”

紫苏添陈皮一钱:“《药性论》‘陈皮理气,如清风拂郁’。”

月色透窗,陈童安睡药榻。半夏曲青衣染尘,正重制姜浸半夏。伏龙肝在陶罐中泛赭色微光,恍如《神农本草经》“土性中和”之训。藿香轻抚案头《局方》,扉页朱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八字,在烛火中熠熠生辉。

藿香立于绘有九州舆图的屏风前,手中铜秤映着秋阳,秤盘上南北药材起伏如潮。紫苏绛裙掠过《医学源流论》书页,朗声道:“徐大椿谓‘医者必知天地之道’,今观全年医案,同用正气散而化裁五十九法,皆循三因制宜之道!”

白芷执节气盘,银簪点向“处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湿土司天,寒水在泉’。今岁处暑反见梅雨,当添香薷二钱解表化湿。”她展开岭南医案,“此患头重如裹,正需佩兰三钱佐藿香,仿《时病论》芳香化浊法。

茯苓素衣如水,捧出三地水质样本:“北泉凛冽,宜武火急煎取辛散;南泉甘淡,当文火久煨求渗利。”她将岭南槟榔、北地苍术并列案头,“《本草品汇精要》载‘槟榔破滞如斧,苍术燥湿如烘’,地域不同,臣佐当易。”

白术土炒药材簌簌作响:“《景岳全书》谓‘稚子药量如春芽初发,老者如秋枝承露’。五岁童用藿香一钱,八旬翁用三钱,此乃量人如量衣之道。”

《岭南诊籍·壬寅年七月十八》

黄某,男,32岁,贩茶商。暑日涉溪后寒热交作,头重如石。查:舌苔黄腻如油,脉濡数。此乃《温病条辨》“暑湿弥漫三焦”之候。

藿香添滑石五钱:“《湿热论》‘渗湿于热下’,仿六一散法。”

紫苏取鲜薄荷三钱:“《滇南本草》载‘薄荷清头目,解岭南瘴气’。”

煎以椰子水:“《岭南卫生方》云‘椰汁甘淡,能解暑湿’。”

三日热退,舌苔转薄白:“《辨舌指南》‘黄腻化薄,湿热分消’。”

《燕北诊籍·壬寅年八月朔》

赵某,男,28岁,边关戍卒。夜巡感寒,腹痛如绞。查:舌淡苔白,脉沉紧如弦。此属《伤寒论》“太阴寒湿”之证。

添桂枝三钱:“《伤寒九十论》‘北人腠理密,非桂不能通阳’。”

入高良姜二钱:“《本草图经》谓‘良姜暖胃,如炭融冰’。”

用烧酒煎药:“《炮炙论》‘酒行药势,助辛温发散’。”

半日痛止,脉转缓和:“《诊家枢要》‘紧去脉缓,寒邪已散’。”

《吴门诊籍·壬寅年闰七月》

周氏,82岁,食冷粽后下利清谷。查:舌淡胖齿痕,脉微细。此乃《景岳全书》“命门火衰,釜底无薪”。

白术改米泔浸:“《寿世保元》‘老人脾胃弱,制以米泔减燥’。”

入益智仁三钱:“《本草备要》‘益智暖肾,如添灯油’。”

佐灶心土煎汤:“《金匮要略》‘远血方用黄土汤’。”

五日泻止,足温如常:“《形色外诊简摩》‘足温阳回’。”

《临江诊籍·壬寅年七月廿二》

陈童,5岁,食冰腹痛。查:指纹青紫透关,舌苔白滑。

藿香减为一钱:“《小儿药证直诀》‘药量如春雨润物’。”

生姜汁敷脐:“《理瀹骈文》‘外治避汤药之苦’。”

添砂仁三分:“《药性论》‘砂仁醒脾,如风拂柳’。”

半日痛止,指纹转红:“《幼科铁镜》‘青紫退而胃气复’。”

广藿香与川藿香在药柜前对峙,叶形对比鲜明:“《药物出产辨》云‘广藿香气厚力峻,川产者次之’。岭南暑湿需广藿,巴蜀瘴气用川藿。”

半夏曲青衣展示发酵药匾:“《雷公炮炙论》载‘半夏曲发酵七日,见黄衣生方止’。今人贪速,三日即取,药力仅得六成!”

陈皮抚二十年陈品:“《修事指南》谓‘陈皮久藏,烈气化醇香’。此皮已生云纹,宜入高年方。”

茯苓执《脉经》辨岭南脉案:“濡数之脉,如绵中裹沙,主湿热胶着。”

白芷观北地舌象:“舌淡苔白,似雪覆荒原,属寒湿困脾。”

藿香点向老妪舌面:“胖大舌现龟裂纹,如旱地逢霜,乃阴阳两虚。”

秋风穿堂,卷起《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藿香将道地药材封入青瓷罐,罐身铭刻"三因制宜"篆文。紫苏采来佩兰新蕊,暗香浮动间,《局方》"正气散"条目泛起金芒。药圃中薄荷与良姜竞秀,恍如医道生生不息。

藿香立于药圃青石径上,晨露浸透衣角,手中《神农本草经》泛着竹纸清香。他轻抚一株广藿香的锯齿叶缘,低语道:“《本草乘雅》谓‘藿香得春阳之气,茎方叶香,禀木火之性’,此乃天地造化之精。”忽闻身后窸窣,紫苏绛裙沾满晨雾,捧来新采的紫苏籽:“时珍言我‘子能下气定喘,叶可解表散寒’,今岁霜早,需速收籽实入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方剂杂论》,方便以后阅读方剂杂论第127章 藿香正气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方剂杂论第127章 藿香正气散并对方剂杂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