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贞观天子听闻思乡岭被攻破,元帅传令起兵,大军离开了金沙滩,来到思乡岭。张士贵出关迎接,将龙驾接入总府。张环俯伏在地,说道:“我主在上,臣的女婿何宗宪夺取了思乡岭,特来报功。” 天子十分高兴,说道:“爱卿功劳不小,等凯旋班师回朝,在金殿上论功行赏。” 张环说道:“谢主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尉迟恭将这份功劳记在了功劳簿上。张士贵退出总府,来到帐房,心中欢喜不已,命人犒赏火头军酒肉,前营的弟兄们开怀畅饮。薛仁贵开口问道:“兄弟们,明日咱们就要起兵继续前进了,不知前方是什么地方?可有厉害的将领把守?” 王心鹤说:“薛大哥若问思乡岭往下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天山。山上有兄弟三人,名叫辽龙、辽虎、辽三高,他们极其凶狠勇猛,除了元帅那样的英雄,就要数他们三兄弟厉害了。” 薛仁贵说:“真有如此厉害的能人?愚兄此去,一定要夺取天山,方能显出我的手段。” 王心鹤说:“大哥此去,必定战无不胜。” 大家一直畅饮到三更时分。
到了第二天,张士贵传令三军拔营起寨,离开了思乡岭。一路前行,渐渐靠近天山,有小兵赶忙跑上山去禀报:“启禀三位平章爷,大事不好!南朝那个穿白衣服的薛蛮子果然厉害,已经夺取了思乡岭,四位总兵都已归降。如今他们又来攻打天山了。” 辽氏三兄弟听后大惊失色,辽龙说道:“二位兄弟,我看这穿白衣服的小将如此厉害,咱们恐怕难以取胜。暂且守住天山,且看他如何前来叫阵。” 另外两兄弟说道:“哥哥所言极是。” 暂且不说山上他们的商议。
且说火头军薛仁贵,带着八个弟兄,全都披挂整齐,来到营门。众人抬头望向天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天山高耸入云,足有数千丈之高,山上枪刀林立,如同海浪一般。三座峰头堆满了滚木,还扯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天山底下丧英雄”。远远望去,影影绰绰,看不清山上的情况,连一个小番都不见。薛仁贵说道:“别管那么多,待我喊一嗓子。呔!山上的人快报你们主将知道,如今有火头将军薛礼在此叫阵!” 这一声喊出去,山顶上毫无动静。薛仁贵又接连喊了好几声,依旧不见一个士卒出来。他说道:“兄弟们,想必是山太高了,咱们在下面喊,山上听不见,不如我走到半山腰去喊。” 王心鹤连忙说道:“薛大哥,这可使不得,上面有滚木礌石,要是打到半山腰,他们把滚木推下来,您这不是白白送命吗?” 薛仁贵道:“无妨。” 说罢,一拍马,朝着山上走去。刚走到两三丈高的地方,就听到上面一声大喊:“打滚木!” 吓得薛仁贵魂飞魄散,连忙拉转马头,朝着山下狂奔,一个纵身,跳下了山。滚木紧跟在马屁股后面滚落下来,好在薛仁贵命不该绝,差了一丝,没有被砸到。薛仁贵心有余悸,对着山上喊道:“天山上的人听着,休要再推滚木,快报进去,叫守山主将出来与我会面。要是装作耳聋不报,俺火头爷爷可有神仙之法,能腾云驾雾上你们天山,把你们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 山顶上的小兵听到说会腾云驾雾,赶忙跑进山内禀报:“启禀三位爷,山下那个穿白衣服的薛蛮子正在叫阵,请三位爷定夺。” 辽龙说:“二位兄弟,咱们不必下山,由着这个蛮子在下面逞强吧。” 小兵说道:“将军,这可不行。他方才说要是不下去迎战,他就用神仙之法,腾云驾雾上山来,要把咱们都杀光。” 三兄弟一听这话,不禁吃了一惊,问道:“他真这么说的?” 辽虎道:“大哥,早就听说火头军厉害,看来他真可能有仙法。” 辽三高说:“不如咱们到半山腰去,看看这个薛礼蛮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如此骁勇。” 辽龙和辽虎都说:“兄弟这话有理。” 于是三人披挂整齐,手持兵器,上马出寨,来到半山腰。辽龙对小兵说:“把都儿,我们叫你打滚木,你就打下来,不叫你打,千万别动手。” 小兵连忙答应:“知道了。” 辽三高站在最前面,地势稍低一些;辽虎在中间,地势稍高;辽龙在后面山顶处。三人站在半山腰,薛仁贵抬头望去,只见这三人的打扮各有不同:
辽三高头上戴着一顶开口獬豸盔,脸黑如锅底,两道红眉,高颧骨,铜铃般的眼睛,下巴上长着几根胡须;身穿皂罗袍,外面套着乌油甲;骑着一匹乌鬃马,手中拿着一柄开山斧。
再看辽虎,头上戴着一顶狮子卷缨盔,脸像朱砂涂就一般红,两道青眉,嘴巴像血盆,下巴上留着一部短短的竹根胡;身穿一件锁子红铜甲,骑着一匹昏红马,手中握着两柄铜锤。
最后看辽龙,头上戴着一顶虎头黄金盔,脸方方正正,面色发黄,鼻子挺直,嘴巴方正,一双凤眼,两道秀眉,留着五绺长髯;身穿一领锁子黄金甲,手持一管紫金枪,骑着一匹黄鬃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