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头,各表一枝。且说徐青骑着斑毛豹来到九炼山,山下喽啰见有生面孔靠近,立即飞报上山。徐青见到薛刚后,恭敬行礼。薛刚打量着眼前少年,开口问道:“仙童从何处来?” 徐青朗声道:“小侄乃阴风山莲花洞殴兜祖师门下弟子。当年斩杀两辽王时,幸得师父搭救,在山中学艺已有十六载。此次奉师命下山投奔叔父,途中偶遇净山道人,已将其斩杀,权作进见之礼。”
薛刚又惊又喜,连忙拜谢,将徐青让至上座。然而,他心中却暗自生疑:“我侄儿薛蛟分明在营中,这少年又自称侄儿,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转头向程咬金询问:“老柱国,此事你可清楚?” 程咬金抚须笑道:“我久居长安,这般隐秘之事岂会不知?前日破净山道人毒圈的,是狱官之子;这位小将军,则是徐贤之子,当年在临潼关被调换。至于后续如何,且看造化。” 徐青闻言点头:“师父所言果然不差,与老千岁说的分毫不差。” 薛刚心中疑虑尽消,当即吩咐摆酒,与一众弟兄庆贺新援加入,众人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另一边,武三思见白玉夫人将兵马操练得有模有样,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向九炼山进发。离山半里处,军队安营扎寨,摆开阵势。武三思骑着高头大马,手提白刃绣凤鸾刀,威风凛凛立于阵前。他身后跟着二十四名由狐狸精幻化而成的女将,两侧是总兵方天定、桑十朋率领的众将,五百名手持钩镰枪的士兵严阵以待,显然是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生怕重蹈覆辙。准备妥当后,军士们便朝着山上叫骂挑衅。
薛刚得到消息,即刻率领众将下山迎敌。薛葵一马当先冲出阵来,见对面是位容貌绝美的女将,不禁眼前一亮,高声喊道:“姑娘,公子爷来会会你!” 白玉夫人打量着薛葵,满脸嫌弃:“病恹恹的样子,也配与本娘娘对阵?叫薛刚出来!” 薛葵大笑道:“我家王爷岂会与你这女子交手!你怕是还不知我双锤的厉害。不过看在你如此美貌的份上,我也实话实说 —— 我尚未娶妻,不如你乖乖束手就擒,与我结为夫妻!”
这番言语激怒了白玉夫人,她俏脸涨得通红,怒斥道:“大胆狂徒,休得胡言!看刀!” 寒光一闪,长刀直劈薛葵面门。薛葵大喝一声,双锤重重一架,火星四溅。他趁势冲锋,双锤猛击白玉夫人坐骑头部。白玉夫人奋力抵挡,虎口发麻,险些落马,心中暗自震惊:这少年虽身形不高,力气却大得惊人!她心中一横,决定动用法宝,口中猛地一喷,一粒红光耀眼的宝珠激射而出,直取薛葵。
薛葵顿觉眼前光芒刺目,下意识低头躲避,宝珠重重砸在额角头巾上。他惨叫一声,身体一晃,从马上跌落。白玉夫人轻吸一口气,宝珠又飞回口中。雄霸、伍雄见状,急忙上前营救,却被周军的钩镰枪勾住,当场被俘。伍雄、雄霸,连同薛强、薛孝、王宗立等将领,皆被敌军擒获。方天定、桑十朋大喜过望,鸣金收兵,还用乱箭封锁战场,防止薛军救援。
薛蛟等人悲愤交加,哭着返回山寨。薛刚得知消息,眼含热泪对程咬金说:“老千岁,当年父兄蒙冤被害,我才起兵复仇。如今不仅未能报仇,反而连累了这么多弟兄被擒,这仇何时能报?我还有何颜面苟活!” 说罢,拔出佩剑就要自刎。程咬金眼疾手快,死死夺下佩剑:“元帅万万不可!吉人自有天相,切莫灰心!” 徐青也上前劝慰:“叔父不必忧虑,师父曾说,诸位将军此劫有惊无险,定会有人相救。” 俞荣也在一旁苦苦相劝,薛刚这才稍稍冷静,心中却仍半信半疑。
武三思见白玉夫人旗开得胜,大喜过望,命人将被俘将领装入囚车,派副将孔大振带领五百士兵,押解送往长安请朝廷处置。同时,大摆宴席,庆贺夫人的战功。
再说到薛兴,当年奉主命与薛猛结拜,收养薛猛之子薛蚪,一同逃至定军山落草为寇。一晃十六年过去,薛蚪已长成十九岁的健壮青年,他力大无穷,身高一丈,使一柄重达百六十斤的开山大斧,附近的草寇纷纷归附,麾下聚集了数千喽啰。这日,薛蚪听闻薛刚在九炼山举兵复仇,便找到薛兴说:“叔父在九炼山招兵买马,孩儿想去投奔,不知爹爹意下如何?” 薛兴见他已长大成人,便将往事一五一十道出。薛蚪听罢,痛哭流涕,坚定了为父报仇的决心。
薛兴当机立断,遣散喽啰,火烧山寨,带着数十名亲信,朝着九炼山方向出发。行至临阳关附近时,正撞见孔大振押送囚车队伍。薛兴眼疾手快,冲上前去斩杀孔大振,薛蚪则挥舞大斧,杀散护送士兵,成功救出薛葵等人。众人惊喜交加,纷纷上前拜谢救命之恩。得知彼此竟是弟兄,更是喜不自胜。薛强提议:“侄儿如此勇猛,不如我们先拿下临阳关,再杀向九炼山,除掉武三思,迎接小主起兵,直取长安,为父母报仇!” 众人齐声叫好,薛葵一马当先,率领众人杀向临阳关。守将程飞虎措手不及,被薛葵一锤击毙,薛军顺利占领临阳关,并派人快马加鞭向九炼山报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