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作品:古典白话合集|作者:清风随竹影|分类:历史|更新:2025-05-17 09:01:00|字数:14546字

杜少卿与迟衡山分别后,转身询问身旁的小厮:“那个差人找我何事?”小厮连忙回复:“他说少爷你的文书已经到了,李大人吩咐县里的邓老爷请少爷到京里去做官,邓老爷现在住在承恩寺。差人还说,请少爷在家等候,邓老爷会亲自上门来请。”杜少卿略一思索,说道:“既然这样,我不从前门回家了。你赶紧去雇一只船,我从河房的栏杆处上船回去。”小厮随即在下浮桥雇来一艘凉篷船,杜少卿坐上船回到家中。

一到家,杜少卿急忙找出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又用手帕把头包好,躺到床上,吩咐小厮:“你去跟那差人说,我突然得了重病。请邓老爷不用来了,等我病好了,再去登门致谢。”小厮依言打发走了差人。一旁的娘子见状,忍不住笑道:“朝廷让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要装病不去呢?”杜少卿解释道:“你太天真了!南京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留我在家,春秋时节,我们一起出去赏花饮酒,多么快活!为什么非要去京里?就算把你也带去,京里天气寒冷,你身子又弱,万一被风吹病了,可怎么好?还是不去为妙。”

正说着,小厮进来说:“邓老爷来了,坐在河房里,一定要见少爷。”杜少卿让两个小厮搀扶着,装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连路都走不稳,勉强出来拜见知县。他刚拜倒在地,就像没了力气,半天起不来。知县赶忙将他扶起,坐下后说道:“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李大人一心想借助先生的才能,没想到先生病得如此严重。不知先生什么时候能勉强上路?”杜少卿有气无力地说:“晚生不幸身患重病,生死难料,这件事实在无能为力。还请老父台代我恳切推辞。”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呈子递给知县。知县见他这副模样,不便久留,说道:“那我就先告辞了,怕打扰先生休息。这件事,我也只能备文书详细上报,看李大人的意思了。”杜少卿说:“承蒙您关照,实在抱歉,不能起身相送了。”知县告辞上轿离去,随后准备文书,写道:“杜生确实身患重病,无法赴任。”将情况上报给李大人。恰巧此时李大人调任福建巡抚,这件事便不了了之。杜少卿听说李大人已离开,心中暗自欢喜:“好了!我做秀才,能有这样的结局,以后乡试不参加,科试、岁试也不考,逍遥自在地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杜少卿因为装病推辞了知县,在家待了许久都没出门。这天,鼓楼街薛乡绅派人来请他赴宴,杜少卿推辞不去,迟衡山则先到了。当天在座的宾客有马纯上、蘧駪夫、季苇萧。大家刚坐定,又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扬州的萧柏泉,名树滋;另一位是采石的余夔,字和声。这两人都是年轻的名士,面容白皙,嘴唇红润,举止潇洒,周身散发着优雅的气质。他们还有两个特别的绰号,一个叫“余美人”,一个叫“萧姑娘”。两人与众人见过礼后,便坐下了。

薛乡绅说道:“今日邀请诸位先生小聚,淮清桥有个姓钱的朋友,我约他来陪大家,可他偏偏今日有事,来不了。”季苇萧问道:“老伯,您说的可是唱正生的钱麻子?”薛乡绅点头:“正是。”迟衡山疑惑地问:“老先生与士大夫们宴会,也会让梨园中的人同席而坐吗?”薛乡绅解释道:“这种风气由来已久了。我今日还请了高老先生,他最喜欢此人谈吐,所以才约他。”迟衡山又问:“是哪位高老先生?”季苇萧回答:“是**的现任翰林院侍读。”

正说着,门房进来禀报:“高大老爷到了。”薛乡绅赶忙出去迎接。高老先生头戴纱帽,身穿蟒衣,进来与众人作揖后,在首席坐下。他认出季苇萧,说道:“季年兄,前日承蒙到访,有失远迎。您赠送的佳作,我还没来得及拜读。”接着便问:“这两位年轻先生贵姓?”余美人和萧姑娘各自报了姓名。高老先生又询问马纯上和蘧駪夫。马纯上介绍道:“在书坊里选编《历科程墨持运》的,就是我们二人。”余美人补充道:“这位蘧先生是南昌太守的孙子。我父亲曾在南昌做府学,蘧先生和我也是世交兄弟。”问完这些,高老先生才看向迟衡山。迟衡山说道:“鄙姓迟,字衡山。”季苇萧在一旁介绍:“迟先生有制礼作乐的才华,是南方有名的宿儒。”高老先生听后,沉默不语。

喝过三遍茶后,众人换下正式的礼服,被请到书房就座。这位高老先生虽是前辈,却丝毫没有架子,十分随和,喜欢玩乐,与大家说说笑笑,毫无顾忌。刚进书房,他就问:“姓钱的朋友怎么没来?”薛乡绅回答:“他今天有事,来不了。”高老先生遗憾地说:“真扫兴!今天这宴席少了些雅趣!”薛乡绅摆上两桌酒席,请众人入席。席间,大家谈起浙江的众多名士、西湖的美景,还有娄氏兄弟结交宾客的诸多故事。余美人感慨道:“这些事我兴趣不大,我只喜欢駪夫家的双红姐,提起她都觉得满口生香。”季苇萧打趣道:“难怪,你是‘美人’,自然爱美人。”萧柏泉说:“我平生最喜欢结交官场中人,可惜没机会见到鲁编修公。听闻他的言论风采,一看就是正经人。要是能见到他,我一定要好好请教。只可惜他已经去世了。”蘧駪夫说:“我娄家表叔当年的豪爽之举,如今再也见不到了。”季苇萧说:“駪兄,这话说错了。我们天长杜氏兄弟的豪爽,恐怕更胜过令表叔!”迟衡山补充道:“兄弟二人中,少卿更是出众。”高老先生问:“诸位说的,可是赣州太守的儿子?”迟衡山答:“正是。老先生也认识他?”高老先生语气不屑:“我们天长和**接壤,我怎会不知道?诸位别介意,我说实话,这杜少卿是杜家的第一个败家子!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积累了不少阴德,也置办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的状元公,虽然做了几十年官,却没攒下什么钱。到他父亲这辈,还算有本事,中了进士,做了一任太守,可也是个呆子:做官时,完全不懂敬重上司,只想着让百姓说好;还整天讲些‘敦孝悌,劝农桑’的迂腐话。这些本是文章里的套话,他却当了真,惹得上司不高兴,把官丢了。他儿子更是离谱,吃喝玩乐,和尚、道士、工匠、乞丐,什么人都交往,正经人反而不结交!不到十年,就把六七万银子挥霍精光。在天长县待不下去,搬到南京城里,天天带着妻子上酒馆喝酒,手里拿着个铜盏子,像个乞丐似的。没想到杜家竟出了这样的子弟!我在家教育子侄读书,都拿他当反面教材。每个孩子的书桌上都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可学天长杜仪。’”迟衡山听了,涨红了脸,说道:“近日朝廷征辟他,他都推辞不去。”高老先生冷笑道:“先生,这话可不对。他要是真有本事,早就中举当官了!”又嘲笑道:“征辟难道算正途出身吗?”萧柏泉附和道:“老先生说得对。”接着对众人说:“我们晚辈都应该以老先生的话为准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典白话合集》,方便以后阅读古典白话合集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典白话合集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并对古典白话合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