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陆正恩,这徐州我曹某也想分一杯羹啊!

作品: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作者:永安当小伙计|分类:历史|更新:2025-04-13 16:40:35|字数:4750字

兖州,东郡之地。

东郡的太守府之中。

曹操看着手中的书简,神色感慨。

“没想到,陆正恩崛起如此之快!”

陆川继占领广陵之后,又再次出兵打破僵局。

仅仅半日,就将徐州西面门户盱眙城拿下。

遥想当初,两人初次见面,还是酸枣会盟之时。

那时候,他麾下的将士将近上万。

对方手下不过区区两千名士卒。

这才多长时间。

陆川的兵马,已然有四万余众。

如今已经剑指整个徐州!

“主公,倘若陶谦真要调走孙观的大军,咱们可以趁机一举拿下琅邪郡!”

夏侯渊神色激动道。

今日,他们一群人之所以全都汇聚在此。

全是因为曹操收到了一封信简。

来自徐州世家陈珪的密信!

内容非常简单。

简中直接言明。

如今徐州的兵马,甚至陶谦本人都被陆川牵制。

等陶谦调走琅邪大军时,曹操只需要需要趁机出兵。

即可兵不血刃拿下琅邪国!

到时候。

陈家作为内应,让他曹孟德一举拿下徐州城!

当看到这信的内容时,曹操非常心动。

只是越心动,便越觉得可疑。

“志才,此事你怎么看?”

曹操目光动了下,看向下方招揽过来的谋士。

戏志才!

此人胸怀大才,极善谋略。

问问他准没错。

“主公,此事可行,但也不可行。”

戏志才抿了抿短须,轻轻笑道。

“哦?”

曹操闻言,反倒是来了兴趣,“此意何解?”

戏志才缓缓而道:

“主公,陶谦大军固然被牵制,但琅邪国地靠两州,乃徐州重要门户。”

“因此陶谦绝不会轻易动用此地之兵,此乃其一。”

戏志才转了转身,目光扫过众人。

“其二,倘若陶谦动用此地之兵,无非是陆川再次打败陶谦。”

“主公剑指徐州城,那时陶谦无论如何都会回援,守住最后的依仗。”

“到时候,主公是攻徐州,还是攻陆川呢?”

目前的徐州局势,是陶谦和陆川相互对峙。

且不说陶谦动用琅邪兵的前提是,陆川三败陶谦!

一旦曹操兵发琅邪,难保孙观会率兵回防。

陶谦大军没了孙观的援助,也势必要回撤。

届时。

陶谦兵马回援徐州,陆川兵马拍马赶到。

他们曹军的处境,可就相当尴尬。

打徐州,就面临着被陶谦和陆川的兵马合击。

不打的话,曹军还是要对上黑风军。

而陶谦就可以在城中坐山观虎斗!

“那志才的意思是......”

曹操听后,心中捋上一捋,便明白徐州此刻就是一趟浑水。

不行他是知道了。

那行呢?

“主公,与其等陆川和陶谦分出结果再出兵。”

“倒不如直接攻打彭城!”

戏志才精光闪动。

陈珪这个老家伙的算计,他看的一清二楚。

陈珪信中为什么这么笃定陶谦会败?

因为陈珪就是在帮陆川!

不管胜败与否。

一旦曹军有兵发琅邪的迹象,孙观的军队就不会出动。

等于是让曹军牵制了孙观,让陆川全力对付陶谦!

可惜。

他可不会乖乖听话,为别人做嫁衣!

“陶谦本人大军被牵制,如今下邳、彭城两地兵力稀少,主公可派兵取之!”

下邳和彭城的兵力陶谦调动了大半。

此刻正是图谋的机会!

何必要等陆川与陶谦的结果!

“哈哈,志才之计,深得我心呐!”

曹操听完,口中大笑!

兖州眼看就已经平定。

到时就是兵发彭城之时!

陆正恩。

这徐州我曹某也想分一杯羹啊!

......

几日后,盱眙。

“主公,陶谦大军已在二十里处安营扎寨!”

“军中有三千左右兵力正在操练长兵铁锤!”

随着令斥候传来最新消息。

堂内陆川众人,神色均是一凝。

陶谦还是带着三万丹阳兵来了啊。

“主公,陶恭祖这是顶上重甲骑兵了呀。”

赵云微微抱拳道。

赵云带领重甲骑兵已久,他自然知道自己的优劣势。

优势自不必说多说。

而劣势自然就是马腿!

这也是重甲骑兵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马腿之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护甲。

只要瞅准机会断掉马腿。

骑兵,也不能被称之为骑兵。

所谓冲击了等优势也荡然无存。

那三千铁锤兵虽不能和普通士卒交战。

但对付重甲骑兵却有奇效。

长锤抡起,就算砸不中马腿,靠着惯性也能对重甲骑兵造成不小的打击。

陶谦此举,就是要和重甲骑兵硬刚!

“子龙小哥你怕啥!”

“你的重甲骑兵都有六千了,还冲不散他三千铁锤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方便以后阅读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第136章 陆正恩,这徐州我曹某也想分一杯羹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第136章 陆正恩,这徐州我曹某也想分一杯羹啊!并对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