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夏晚晴联系黎平县政府朋友安排伙食。不久,几位在县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赶来。夏晚晴发现,“安排” 是中国官场上高频词,开始不习惯,后来慢慢适应,还因有 “安排” 而不再操心。县文化局和县委派人陪同参观黎平古城,所到之处笑脸相迎,安妮一家十分开心。在黎平会议会址前,路易买了顶老式中山帽,说找了多年,要送给喜欢戴这种帽子的父亲。
下午,安妮决定租中巴车去乡下,司机要价200元。上车后,司机却突然反悔,没提加钱,直接把车开出城一段路后,莫名调头返回。夏晚晴问原因,司机说心里感觉不对,怕出事。安妮也很疑惑,夏晚晴想起司机之前几次出车因感觉不好就不出车,觉得他的预感很灵。安妮气愤地说,若在法国,一定让司机赔偿损失。夏晚晴安慰她:“我们安全回来就好,还免费出城兜了一圈。” 安妮一家无奈摇头。
晚上,政府请吃饭,餐食丰盛。夏晚晴悄悄问安妮:“我去巴黎,巴黎市政府会请我吃饭吗?” 安妮想了想:“法国政府也请客,但可能没中国好,也没中国浪费。” 夏晚晴问原因,安妮说:“法国人吃饭务实,菜吃完才上下一道,不像中国,菜多却常浪费。” 夏晚晴狡辩:“没这些浪费,中国饮食文化也难如此发达。” 安妮摊手耸肩,不置可否,翻译给丈夫路易和孩子听后,路易对夏晚晴竖大拇指,夸赞见解独到,还说中国菜和餐桌都很发达。安妮一家离开黎平时,她亲自到拼花家具厂挑了张餐桌带走,当晚众人开怀畅饮,安妮还幽默地说:“现在充分体验到社会主义优越性了。”
第二天,原定县文化局派车送他们下乡,却等了一上午车都没来。朋友悄悄说没钱加油,夏晚晴说可以自己出钱,朋友却坚持接待不能让客人掏钱。直到下午,朋友不知从哪借来钱加了油,才把车开来。他们前往口江侗寨,途中,朋友透露已4个月没发工资。夏晚晴惊讶,朋友无奈称只能混日子,好在能签单吃饭,不至于挨饿。
口江侗寨景色秀丽,因多人外出演唱侗族大歌闻名。侗族大歌是多声部民间音乐,20世纪50年代被中国音乐家发现,从此名扬海内外,改写了国外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认知。80年代初,法国音乐家路易斯·当德莱尔来侗乡采风,听后赞不绝口,邀请9位侗族姑娘到巴黎演出,9位姑娘演唱一小时,歌声倾倒巴黎,连艺术节主席都称赞侗族大歌是 “清泉闪光般的音乐”,无数报刊、电视台纷纷报道。夏晚晴问安妮对侗族大歌的印象,安妮说听过,很美。
当晚,口江政府接待他们,一位文静美丽的侗族姑娘准备了一桌地道侗家菜,有腌鱼、腌肉、烧鱼、酸菜汤等,味道可口。奇怪的是,吃饭时姑娘却不来陪客。夏晚晴觉得蹊跷,打听后得知,姑娘曾去法国巴黎演出,回来后因见过世面,与同乡产生隔阂,加上一些偏见,30岁仍未嫁。安妮一家大为惊讶,夏晚晴也深感姑娘的孤独与无奈。离开口江时,夏晚晴心情复杂,脑海一片空白。
次日天晴,他们乘坐黎平县文化局派的新闻采访车离开黎平,前往肇兴和地坪。出发前,夏晚晴按文化局局长吩咐,给开车的赖师傅买了条烟。赖师傅假意推辞后收下,安妮一家很不理解。夏晚晴解释,在中国,吸烟文化与西方不同,吸烟常是社交方式,送烟表示热情。她调侃说,西方 “毒品”(香烟)传入中国后,成了日常用品,吸烟曾是高贵荣耀象征,不吸烟还会被视为 “怕老婆”“没男人气质”,现在 “吸毒”(吸烟)更是平常,毒品交易(香烟交易)也成日常往来,见面送烟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普通方式。安妮似有所悟,夏晚晴却觉得西方人理解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渗透下的现象,实在太难。
赖师傅抽着烟,心情大好,一路播放优美歌曲,热情介绍路边景点。可因安妮去家具厂买饭桌耽误时间,到肇兴时已是正午。此时的肇兴与多年前夏晚晴记忆中古朴宁静、充满侗族传统文化色彩的寨子大不相同。汉语取代侗语,砖房代替木楼,传统文化特征难以概括。安妮一家很失望:“这就是你说的很好的侗寨?” 夏晚晴不知如何回答:“以前确实很好。” 安妮问:“还有人唱侗歌吗?” 夏晚晴说:“有,但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唱歌要付费。” 安妮表示付费也想听,夏晚晴答应晚上找人来唱。
之后,他们在街边饭馆吃午饭,便驱车前往地坪。地坪比肇兴封闭,传统文化保存更好。参观风雨桥后,夏晚晴带大家到寨上逛逛。天气炎热,有些妇女几乎裸着身子,却也不回避他们。安妮感慨:“她们很自由啊。” 夏晚晴认为,在汉文化影响弱的地方,自由普遍存在,这也说明中国人并非从未有过自由生活,自由也曾是基本生活方式。
喜欢奇异乡村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奇异乡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