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精明,首先体现在她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上。当邢夫人找到她商议贾赦纳鸳鸯为妾一事时,她瞬间便意识到此事的复杂性和棘手程度。她深知鸳鸯在贾母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贾母对贾赦纳妾行为的态度,更清楚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所以,她立刻委婉地向邢夫人表明此事难成,试图劝阻邢夫人不要轻易涉足这趟“浑水”。她的这一判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对贾府上下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多年来在贾府处理各种事务积累的丰富经验。
世故是王熙凤为人处世的又一显着特点。面对邢夫人的请求,她虽然内心不赞同,但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采用了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她明白邢夫人作为贾赦的妻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无奈和压力,所以并没有强行反驳,以免得罪邢夫人。在与邢夫人的交流中,她言辞巧妙,既表达了事情的难度,又给邢夫人留足了面子。当邢夫人没有听从她的建议,坚持要去劝说鸳鸯时,王熙凤没有强行阻拦,而是选择以借口脱身后不再过多参与。这种做法既显示出她对邢夫人的尊重,又避免了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充分体现了她世故圆滑的一面。
而善于自保,则是王熙凤在这一事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她深知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因此,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她始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立场,避免与任何一方发生直接冲突。她既不想得罪贾赦和邢夫人,又不想因此引起贾母的不满。所以,她在表面上对邢夫人的行为表示配合,暗中却又与鸳鸯等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贾母大发雷霆时,王熙凤更是巧妙地置身事外,没有让自己受到任何牵连。
王熙凤在贾赦逼婚鸳鸯事件中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充分展现了她的精明、世故以及善于自保的特点。她如同一只精明的狐狸,在贾府这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穿梭自如,始终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巧妙地应对着各种复杂的局面。然而,她的这种精明世故和善于自保,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让她在贾府中站稳脚跟,但从长远来看,也正是贾府内部矛盾和腐朽的一种体现。
四、艺术特色
1.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中,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将鸳鸯、贾赦、邢夫人等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力武器。鸳鸯面对嫂子的劝诱,破口大骂:“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这一连串生动泼辣的俗语,如连珠炮般倾泻而出,将鸳鸯对嫂子趋炎附势的愤怒与唾弃展现得淋漓尽致,凸显出她的刚烈与直率。贾赦得知鸳鸯反抗后,恶狠狠地威胁:“若不依我,仔细她一家子的性命!”短短一句话,便将贾赦的专横跋扈、凶狠残暴暴露无遗,让人感受到他作为权贵的嚣张气焰。邢夫人劝说鸳鸯时,拐弯抹角又自以为是的话语,如“我特来给你道喜来了”“你跟了我去,老太太跟前我也替你说好了”,尽显其愚钝和迂腐。
动作描写同样为人物形象增色不少。鸳鸯在众人面前铰发立誓,这一果敢决绝的动作,犹如一道强烈的光芒,照亮了她坚定反抗的内心。她用铰发的举动,向封建礼教和权贵势力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将其反抗精神推向高潮。邢夫人在劝说鸳鸯时,“拉着鸳鸯的手,笑道”,一个“拉”的动作,看似亲昵,实则透露出她试图拉近与鸳鸯距离、强行劝说的急切心理,生动地展现出她的急切与盲目。
神态描写则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当邢夫人向王熙凤说起贾赦欲纳鸳鸯为妾时,王熙凤“忙陪笑”劝阻,“忙陪笑”这一神态,精准地描绘出王熙凤在贾府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圆滑世故。她既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又不能得罪邢夫人,只能以“陪笑”来缓和气氛,巧妙应对。鸳鸯听到邢夫人的劝说后,“低了头,半响没言语”,这一低头沉默的神态,细腻地表现出她内心的不悦与压抑,同时也为后文的爆发埋下伏笔。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腻入微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贾府之中,亲眼目睹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这些精彩的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成为《红楼梦》这部文学巨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典范。
2.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的情节发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从贾赦起意逼婚开始,到鸳鸯坚决反抗,再到贾母出面干预,其间转折不断,冲突激烈,有力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