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观方面,薛宝钗秉持着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她深知在封建社会中,女性要想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尊重,就必须学会适应社会的规则。她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符合封建礼教标准的贤妻良母。她积极参与贾府的事务,帮助王熙凤管理家务,展现出她的能力和才华。她的这种人生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也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总之,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薛宝钗通过对尤三姐自杀和柳湘莲出家的态度以及分送土仪的行为,充分展现了她“会做人”的特点。她的爱情观和人生观也在这些行为中有所体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聪明伶俐又成熟稳重的封建淑女形象。
4.兴儿
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闻秘事凤姐讯家童”的情节中,兴儿这一小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他的机灵、胆小以及在情节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都值得深入剖析。
兴儿的机灵在他与王熙凤的对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王熙凤怒目而视,厉声质问他贾琏偷娶尤二姐之事时,兴儿深知自己处境危险,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但他并未慌乱,而是迅速调整状态,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他条理清晰,将贾琏如何与尤二姐相识、如何置办房产、如何安排下人等细节一一道出,且用词精准,没有丝毫含糊。在描述尤二姐时,他既如实说出尤二姐的美貌和善良,又巧妙地提及尤二姐的一些小缺点,让王熙凤觉得他没有偏袒任何人。他还主动提供了一些对王熙凤有用的信息,如尤二姐在外面的生活情况等,以此来讨好王熙凤,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机智。
然而,兴儿同时也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从他见到王熙凤时的表现就能看出,他吓得扑通一声跪下,额头冷汗直冒,双腿止不住地颤抖。在讲述过程中,他时刻留意着王熙凤的表情和反应,只要王熙凤稍有不悦,他便立刻噤声,小心翼翼地观察王熙凤的脸色,生怕说错一个字。当王熙凤发怒拍桌子时,他更是吓得一哆嗦,差点说不出话来。这种胆小怕事的性格,使他在面对王熙凤的威严时,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只能乖乖地交代一切。
兴儿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连接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一事件与王熙凤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兴儿的如实交代,王熙凤可能无法如此迅速地了解事情的全貌,也就无法制定出对付尤二姐和贾琏的计策。他的讲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得故事更加紧凑和精彩。同时,他的存在也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他出卖了贾琏,让贾琏在王熙凤面前失去了主动权,也让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要讨好王熙凤,又要担心贾琏日后的报复,这种复杂的处境也反映了贾府人际关系的微妙和复杂。
兴儿的经历也反映了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贾府中,主仆之间等级森严,下人必须绝对服从主人的命令。兴儿作为贾琏的小厮,本应忠诚于贾琏,但在王熙凤的威严面前,他不得不背叛贾琏。这说明在贾府中,权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下人只能为了自保而选择屈服。同时,兴儿与王熙凤、贾琏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贾府内部的勾心斗角。王熙凤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不惜对贾琏和尤二姐采取强硬手段;而贾琏则背着王熙凤偷娶尤二姐,试图摆脱王熙凤的控制。兴儿夹在中间,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他的命运也反映了贾府中众多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总之,兴儿这一小人物形象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机灵和胆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他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所反映的贾府复杂人际关系,都为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的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5.薛蟠
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薛蟠热情豪爽、重情重义以及对母亲和妹妹的疼爱展现得十分突出。
薛蟠的热情豪爽在他从江南归来带回大量土仪一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辞辛劳地从江南贩货回来,还精心挑选了各种具有江南特色的土仪。这些土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品质优良,可见他在挑选时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将这些土仪分送给贾府上下众人,毫不吝啬。这种慷慨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热情好客、豪爽大方的性格特点。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财富而吝啬,而是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江南的风情和他的心意。
重情重义也是薛蟠的一大特点。他对朋友的情谊深厚,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之前他为了柳湘莲与人争斗,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柳湘莲,反而更加欣赏他的侠义精神。当得知柳湘莲出家的消息后,他虽然感到惋惜,但也尊重柳湘莲的选择。他对家人更是关怀备至,此次从江南回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母亲和妹妹带回礼物。他深知母亲和妹妹在贾府的生活,希望通过这些土仪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思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