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工业发展方向

作品: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作者:李飘飘|分类:都市|更新:2025-04-15 00:13:18|字数:8042字

“小同志,你和李镇长说一下,我这里有个大项目。”邓有才开口说道。

他在家思索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这才在妻子的鼓励下,来到了政府大院。

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在家,在金海镇,确实没有多少工作机会。

不一会儿,刘志高和李安平两个人就来到了会议室。

邓有才看见他们,立刻起身恭敬的说道:“刘书记,李镇长。”

他不由得在心中暗道:两位领导愿意见自己,那就说明自己的这个项目,还是很有机会落地。

刘志高摆手,示意他坐下来。

“听说你有个大项目?”

“刘书记,我的母亲会做糕点,而且味道十分不错,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帮忙建设一个食品厂,我相信一定能够打开销路。”邓有才开口说道。

刘志高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可知道,建设一个食品厂需要多少钱?设备生产线就得二十万,更别说人员和厂房建设了。”

邓有才立刻从包里面,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糙米卷。

“刘书记,李镇长,你们尝一下,我相信事实胜于雄辩,你们要是觉得味道不行,那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

周宇立刻从邓有才的手中,接过糙米卷,递到了刘志高和李安平的面前。

刘志高拿起一根,看了一下外观品相,觉得还算是不错,然后便开始了品尝。

邓有才的眼神中,露出了一抹期望之色。

“味道还算是不错。”刘志高开口说道。

毕竟,糙米卷这种粗粮速食食品,味道基本上大同小异。

李安平也吃了一块,微微点头,虽然算不上特别好吃,但是在休闲的时候,或者是肚子饿的用来充饥,还算是不错的选择。

“刘书记,我准备还不够充分,只要材料足够的话,我还能做出更多口味。”邓有才连忙开口说道。

刘志高询问道:“你打算做多大的规模,目前我建议你弄家庭作坊,三五个人就行了,后续订单多了,再进一步扩大规模。”

这样小作坊的模式发展起来,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刘书记,我和家里人也商量了一下,也就我家和我姑妈家一起做,算上设备厂房的话,三十万就够了。”邓有才开口说道。

刘志高心中有些意外,没想到比自己预期中,少了这么多钱。

“安平同志,你陪着他进一步了解这件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帮他把贷款批下来。”

“好。”李安平回答道。

邓有才听到这番话,连忙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刘书记,李镇长,真的是感谢你们了。”

他的话音落下,便鞠了一躬。

“邓有才同志,你太客气了,到时候记得想好一个品牌,这样更有利于你们打开市场。”刘志高开口说道。

“刘书记,多谢您的意见,我们会认真的考虑的。”邓有才说道。

刘志高点了点头,便离开了会议室,把这件事交给李安平去处理。

如果邓有才能够保住质量的话,他的糙米卷最起码在本地市场会有一席之地。

周五,刘志高上午去沙口村的渔场视察以后,便直接开车回到了东沟镇,接上父母以后,便直接去了县里面,等接上妹妹以后,便直接去市里面。

妹妹刘小梅在周五的下午,同样也放假,周日下午去学校上晚自习。

“志高,你现在在金海镇当书记,感觉怎么样?”父亲刘建国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现在,刘家村的村干部,对自己那可是更加客气了。

以前,刘志高是市委书记的秘书,乡亲们还不太能理解是多大的官。

但是,现在镇党委书记,一说就明白了。

“工作还算顺利。”刘志高说道。

“志高,你这次接我们去市里面,是有什么喜事吗?”刘母询问道。

自家儿子结婚,也有三个月多的时间了。

刘志高于是简单的说了一下,叶希芸怀孕以及市里面房子装修的事情。

二老在听完以后,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喜色。

“志高,希芸真的怀上了?”刘建国忍不住询问道。

他还真没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抱孙子了。

“嗯,估计也就一个多月,下个月就去省城娘家养胎了,这样做检查更加方便。”刘志高开口说道。

刘建国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父亲就是在村里,突发疾病,来不及抢救离开了。

“省城好,亲家也都是书香世家,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刘母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也很清楚,儿子结婚的不容易,所以也没有提,让儿媳回村里面养胎的事情。

一行人来到了县城里面以后,便立刻来到了学校的教师宿舍,接到了刘小梅。

刘志高从刘小梅的嘴中得知,张夏月现在很少在教室宿舍住了,基本上都在家住。

傍晚时分,一行人便来到了市区的商品房,一套一百平的三室一厅。

“爸,妈,你们过来了。”叶希芸客气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方便以后阅读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第141章 工业发展方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第141章 工业发展方向并对官场:从秘书开始问鼎京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