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寺公望用近乎哀求地目光看向眼前的四人:“拯救我们的国家(他心中没有天皇),我需要诸位的帮助,还需要和军部合作,我们不能再内耗了。”
西园寺首相并不知道,此时,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海军军令部总长,已经坐在了陆军参谋总长山县有朋的对面。
“山县桑,为了帝国,为了明治陛下,我想先听您的想法。”东乡平八郎单刀直入。
山县有朋会心地笑了:“清国有句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东乡君不愧是帝国海军之柱石。”
“山县桑过誉了,作为陛下的臣子,尽忠是我的责任。”东乡平八郎立即谦虚道:“我直说吧!帝国海军愿意无条件配合陆军。”
在山县有朋和东乡平八郎达成一致的时候,在圣彼德堡的俄国高层也在紧急磋商。
“怎么都不说话了?”尼古拉二世的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桌面:“远东的仗接下来怎么打?”
一干大臣低头不语,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第一个表态。强如日军都不行,俄军肯定更不行,但是这话可不能这样直接说出来,更不能自己说出来。
尼古拉二世的目光锁定了御前大臣普列维,直接点名:“普列维,你和阿列克夏耶夫(俄国远东总督)一直都是主战派,说说你的看法。”
“臣……以为,继续增兵远东,继续积蓄力量,不进不退,静观其变。”御前大臣普列维犹豫了一下说道:“禁卫军虽然打赢了日军,但自身的伤亡肯定也不小,很可能短时间内无力再战,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他们就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俄军已经无力再战,国内已经无力增兵。
那么,御前大臣普列维的话,就是故意在将尼古拉二世的军。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才是俄国最大的主战派,我们主战,那是揣摩你的圣意之后,这是在迎合你,才全力主战的。没有你尼古拉二世的支持,我们再多的主张都是白搭。
尼古拉二世眯起双眼,凝视着普列维,良久不言。现在,皮球踢到了自己脚下,自己应该踢向哪里?
在尼古拉二世纠结的时候,宁远却是一副轻松惬意的神态,高调出行,视察朝锦铁路施工现场,十辆最新款龙旗荣耀轿车,完全和戈辉一模一样的排场,这说明什么?
事先得到通知的记者们,已经先一步到达施工现场。所有的照相机和电影机,同时对准了被邱千城拉开车门的龙旗荣耀轿车,一身将官服的宁远从车里钻出来,向工人和记者们,像戈辉出现在公众面前那样,轻轻挥手。记者们及时按下了相机的快门,时间在这一刻定格。
宁远的高调亮相,是否代表着北方禁卫军和北方经济特区进入了宁远时代呢?很多人都在想着这个问题,很多人拭目以待。
东北铁路建设总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洛华生,立即上前,迎接这位新老板。看到意气风发的宁远,洛华生不禁想起去年十月末,戈辉视察试验环线时,指点江山勾画宏图的情景,造化弄人,如今已天人两隔。
“宁参谋长,总督衙门遭袭一事,已经过去……”《字林西报》东北特派记者成实上前,勇敢地提问,但却被宁远的副官邱千城粗暴地打断,直接推开,直接警告:“你最好不要靠近,今天不是记者招待会。”
“我今天虽然是专程过来看,但我并不想改变什么。”宁远直接给洛华生吃了一颗宽心丸:“凡是总司令做出的决策,我都坚决维护;凡是总司令提出的主张,我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总司令依然是特区的旗帜,特区局势必须稳定,决不可动荡。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们依然需要用戈辉思想来武装全军,指导全特区人民。”
宁远告诉洛华生:“你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依然按照你的计划继续施工,我决不干涉。”
“进入冬季以来,由于天气寒冷,道床施工全部停止,但辅助性施工仍在继续。”放宽心的洛华生开始介绍:“我们计划在06年结束前,道床施工全部完成,07年1月份开始铺轨,7月末包括钢铁大桥在内,全部完成铺轨,8月开始试运行,12月开始体验试乘,08年1月1日,正式开通。”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按照你的计划进行,我不干涉。”宁远并不关心这些,他直接说道:“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安排你。”
“参谋长请讲”洛华生表情一滞,他就知道,宁远突然来视察肯定有别的事情,刚才的漂亮话说完了,该说正事了。
“奉天的仗打完了,大连旅顺也收复了,我们俘虏十几万日军,还有三十多万日本移民,不能让他们白白的浪费粮食,得给他们找点活干。不把他们累个半死,我怕他们有别的想法。”宁远才不在乎洛华生想什么,直接说道。
洛华生表情严肃地听着,认真地点头,他立即调整心情,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