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防空洞!"他突然跪地扒开腐殖土,露出半截生锈的铁门环,"文革时修的,直通后山溶洞!"众人这才想起,去年暴雨引发山洪时,确实有村民看见老槐树周围泛起诡异的荧光。
县农商行的代表早已悄悄溜走,此刻众人围在幽深的洞穴前,手电光交错如幻影。小张打开手机电筒,光束扫过洞壁时突然定格——那上面密密麻麻刻着不同年代的标记,最近的一道赫然是上个月的新痕。
"这是……"王婶突然捂住嘴,她认出其中几道刻痕与丈夫坟前的日期吻合。老李头却踉跄着后退,独眼中泛起恐惧的泪光:"这是暗渠,当年我们连就是靠这个给前线送弹药的!"
洞穴深处突然传来滴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小李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齐民要术》,泛黄的书页无风自动,停在"井渠之利"一章。他喃喃念道:"穿地凿塘,以灌沃野,其利百倍……"
老王支书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洞穴中激起层层回响。他挥斧劈开铁门上的铜锁,锈蚀的金属坠地时发出悠长的嗡鸣。"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斧头重重剁在供桌上,"从今往后,这地窖就是咱村的智能中枢!刘大爷带人清理暗渠,小张负责测绘,老李头……"他转头看向独眼老兵,"您得把当年打仗的劲头拿出来!"
月光突然大盛,将老槐树的影子投射成顶天立地的巨人。洞穴深处隐约传来机械运转的嗡鸣,仿佛沉睡的地龙正在苏醒。小李突然指着洞壁惊呼:"你们看这些刻痕!这是水脉图!"
众人这才发现,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竟组成精密的等高线图,在某个节点交汇成漩涡状。老李头突然掏出怀表,表盘上的荧光指针正指向漩涡中心。"这是子午线!"他声音发颤,"当年连长说,这里藏着整个战区的地下河网……"
王婶突然瘫坐在地,她摸到裂缝边缘有黏腻的液体,放在鼻尖一闻,竟是浓烈的酒香。"是酒窖!"她突然放声大哭,"当年我家那口子,就是在这挖防空洞时被塌方埋住的……"
小张却两眼放光,他打开手机热点,信号格竟奇迹般满格。"老支书!这地下有信号屏蔽层!"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只要接通光纤,这里就是天然的数据中心!"
老王支书突然抄起铁锹,在月光下跳起古怪的舞步。这是茅山涡村世代相传的"开窖祭",每逢大旱时,村长都要赤脚在田间踏罡步斗祈雨。此刻他布满老茧的脚掌踩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仿佛唤醒沉睡的地脉。
"咔嗒"一声,洞穴深处突然亮起幽蓝的光。众人屏息望去,只见石壁上缓缓浮现出全息投影般的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赫然对应着七口古井。小李突然翻开《齐民要术》,书中插图竟与星图完美重合。
"这是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他激动得声音劈叉,"古人用星象指导农耕,我们……我们可以用卫星数据!"
老李头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他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弹痕:"当年连长说,打仗要靠脑瓜子!现在轮到你们这些娃娃显本事了!"他猛地抓起小张的手按在自己胸口,"这伤疤里还嵌着块弹片,你要是需要,现在就挖出来当传感器!"
刘大爷突然抄起锄头砸向洞壁,火星四溅中竟露出半截铜管。"这是引水渠!"他声音发颤,"当年我们连就是靠这个给前线送水的,现在……现在能浇地了!"
王婶突然扑向裂缝,她摸到一块温热的石碑,拂去尘土后露出"永镇龙脉"四个篆字。老支书却突然跪地叩首,额头重重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先人恕罪!今日茅山涡村第一百零八代孙王德发,要借这龙脉之气……"
话音未落,洞穴深处突然传来隆隆巨响,仿佛地龙翻身。众人惊惶后退时,却见石壁缓缓裂开,露出密如蛛网的青铜管道。小张用手机电筒照去,管壁上竟刻着"洪武八年造"的铭文。
"这是明代的水利工程!"他手指发抖地翻看测绘图,"比都江堰还早百年!只要修复这些暗渠,就能实现智能灌溉!"
老李头突然爆发出癫狂的笑声,他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深嗅:"这是黑垆土!当年连长说,这样的地种出的高粱能酿出琼浆玉液!"他突然转身抓住小张的衣领,"娃娃,你说这地种智能作物,一亩能产多少?"
"至少三千斤!"小张喉咙发紧,"配上垂直农场技术,产量还能翻倍!"
刘大爷突然瘫坐在地,他摸到暗渠边缘有细密的齿轮刻痕。"这是水车!"他声音像生锈的齿轮,"我爹说过,老辈人用畜力带动水车,现在……现在能接电动机了!"
王婶突然冲出洞穴,再回来时抱着个陶罐。揭开泥封的刹那,浓烈的酒香让众人微醺。"这是我家那口子埋的状元红,"她颤抖着将酒液洒在青铜管道上,"他说等村里有喜事再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