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说的对,就算能守十日,那十日之后呢。
经过十几息的权衡之后,郑他终于下定决心。
随之笑着上前将姚静给请入座。
“姚兄说哪里话,你知道我一向多听你之言,你说如何为我们冲出一条生路。”
姚静看了一眼郑他说道。
“想活命就听我之言!”
说碰上姚静趴在郑他耳边耳语起来。
郑他听着说道。
“在方城之内我手中可控制的兵马有三千人,剩下那两千是州泰手下一校尉所控制,这个人忠于梁国不一定会跟着我们一起干!”
姚静说道。
“你就不会动动脑子,那校尉还不知你心中想法,不如趁机向着汉军交个投名状。”
说碰上姚静比了一个斩首的姿势。
“到时将他拿下再献出方城,你为汉军立下大功之后可不就是仅仅一县之长。”
郑他长叹一口气说道。
“谁能想到当年的蜀军能做到今日之局面。”
“早知如此当年还不如不投魏,如此等到今日在汉地也早已是一郡太守、说不守还能是刺史一级。”
“听说汉军地盘连年扩大,连当年一些不如我们的小吏都已当到县令、郡丞等职。”
姚静说道。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谁让你我没有跟对人!”
“不过这次费祎信中已经说明,只要我们配合汉军夺下方城、叶县,到时必送你我二人一场富贵!”
“再说……!”
姚静抬头看向郑他。
“现在也没有退路,就是为了你我能活命也只能如此!”
随着姚静回叶县准备。
郑他也开始行动。
随着汉军大军压境,郑他以高谈迎敌用兵之事将那校尉请到县衙。
“校尉有无信心对战汉军。”
郑他居于中堂之上,一脸笑意的看着那人。
那梁军校尉说道。
“区区汉军何足挂齿,只要我们坚守住,到时汉军必将无功而返。”
郑他脸带杀意的看向那校尉说道。
“为了方城,有一事还要校尉帮我!”
“何事?”
“借汝人头一用。”
那校尉一愣。
未等那校尉反应过来,于县衙两侧冲出大批兵卒立时将那校尉与手下亲兵押住。
“郑他,你是何意,难道要造反不成!”
“别忘了你是汉军投降而来,今日想再归汉军也无人会认你,放开、放开我!”
随着那校尉争扎,郑他却是冷笑一声。
“识实务者为俊杰,大梁不管我们了,我们只能自寻出路,今日正好借你人头向汉军示好,斩!”
随着那校尉被杀,同时汉军不费一兵一卒夺下方城接着越过伏牛山向着叶县而去。
叶县比方要大一些,可也如方城一样未经战事开城而降。
经三日行军时间,汉军兵不血刃连夺三城,进军一百多里。
汉军于叶县留下驻军,随之商议是北上进攻舞阳,还是继续东进进攻许昌。
姜维看着费祎说道。
“费将军驻军宛城数年果然对于此处梁军守将多有了解,不费一兵一卒我大军就连得方城、叶县两城,虽是不算坚城,可也是大大节省了我军进军时间。”
“现在丞相他们恐怕也在领兵开始进攻洛阳!”
一旁的张苞看着舆图说道。
“是啊!”
“现在叶县一降,汉军进攻许昌的道路已经打通。”
“可是于叶县北面的舞阳郡却仍有着李辅的一万兵马驻守,大军如不管舞主力东进许昌就怕李辅到时趁机袭我之侧。”
费祎说道。
“没错,还是要攻占舞阳之后才好再向许昌用兵,可如此已来我大军势必要耽误时间,到时许昌会有所准备。”
一旁的姜维看向费祎说道。
“文伟先生,依你之言能否让李辅归降。”
费祎摇摇头说道。
“李辅与郑他、姚静两人不同,此人较受司马懿重用,对司马懿有一定忠诚,不到绝境不好劝降。”
姜维看着舆图也是喃喃说道。
“那就只能按张将军所言,先北上进攻舞阳等下拿下舞阳之后,大军再继续东进进攻许昌,如此最为稳妥。”
“先攻许昌!”
在众人商议之时,一旁的金甲大将军却是张口说道。
姜维、张苞齐齐看向那人。
“将军,李辅手中有一万余兵马,如放任其在侧后,到时等我大军进攻许昌之时难保他不在我军后主倒乱。”
“一旦危及到我军补给线,大军将有断粮之危。”
这时费祎也是担心的说道。
“是啊,如此还是张将军所言更为稳妥。”
而那金甲大将军却是说道。
“李辅兵马多以步军、郡兵为主,其战力算不上梁军精锐,只要我们派兵监视住他,他就无法南下断我粮道。”
“而许昌则不同。”
“现在我们如不进攻许昌,而调转方向进攻舞阳,那许昌城内州泰就会醒过来,到时一旦知道我大军不是什么虚张声势七八万兵马,而是真正主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