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会议回应质疑

作品:实验室的意外|作者:无所谓的少女|分类:仙侠|更新:2025-04-16 01:54:57|字数:8088字

日内瓦湖畔,八月的清晨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澄澈的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国际会议中心那宏伟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无数细碎而璀璨的光斑,似跳跃的精灵。李正源伫立在旋转门前,他的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湖面,望向远方若隐若现的阿尔卑斯山轮廓。此时,微风轻拂,裹挟着阿尔卑斯山雪水那特有的凛冽气息,沁入他的心脾。李正源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可藏青色西装内袋里那份精心准备的演讲稿,已然被手心沁出的薄汗微微洇湿。这场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 “传统医学现代化路径” 峰会,堪称全球医学领域的一场顶级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200 余位顶尖医学专家齐聚于此而太医院,作为唯一受邀的东方机构,此刻正犹如一颗被置于聚光灯下的明珠,备受瞩目。

步入会。议厅,穹顶高悬的巨大水晶吊灯,将椭圆形会议桌照得纤毫毕现。李正源稳步走向自己的座位,落座瞬间,他不经意间抬眸,注意到对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约翰逊教授正用手中的钢笔有节奏地轻轻敲着桌面,那深邃的蓝眼睛里,闪烁着如鹰隼般审视的锋芒。当主持人那清亮的声音宣布进入 “争议议题讨论” 环节时,整个会场的气氛陡然变得凝重起来。果不其然,这位金发碧眼的约翰逊教授率先高高举起了手,他的声音在麦克风的传递下,清晰地回荡在整个会议厅:“李博士,贵院提出的‘阴阳平衡量化模型’,在我们的重复实验中并未出现预期的数据波动。我想请问,这是否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的问题呢?”

刹那间,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安静得仿佛能听见投影仪散热时发出的细微嗡鸣声。李正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从容不迫地起身。他的动作沉稳而优雅,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就在他起身的同时,身后的大屏幕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迅速切换成动态脑电波图谱。李正源轻点手中的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图谱上跳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感谢约翰逊教授的严谨态度,这正是科学研究不断进步的动力。实际上,我们在与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的联合实验中,确实发现不同体质人群对‘阴阳调节’刺激的反应存在显着差异。” 他再次轻点激光笔,屏幕上随即出现两组对比曲线,它们如同两条灵动的彩带,开始相互交织跳动。“各位请看,这是针对 1200 名失眠患者所进行的实验。特别要注这条红色曲线,阳虚体质组在接受温针灸干预后,褪黑素分泌量的提升幅度是阴虚组的 2.3 倍。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阴阳平衡量化模型在不同体质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差异性。”

话意音刚落,后排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窣翻页声。李正源心中了然,许多专家学者正在对照手中的论文数据,仔细考量他刚才所阐述的观点。他趁势一转,再次操作手中的设备,大屏幕上的画面瞬间切换成一张卫星地图。撒哈拉沙漠边缘那片广袤的绿洲,在屏幕上泛着迷人的琥珀色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神秘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李正源的目光坚定地落在屏幕上,娓娓道来:“在尼日尔的科普项目中,我们大胆尝试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来解释传染病防治。当地居民极具智慧,他们将‘木生火’形象地理解为‘清理灌木丛防止蚊虫滋生’。令人欣喜的是,通过这种文化转译的方式,疟疾防控知识的普及率在短短三个月内,便从原本的 18% 跃升至 79%。这充分展示了传统学理论在现代公共卫生领域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

“这难道医不是简化科学的危险尝试吗?” 就在众人沉浸在李正源的讲述中时,德国传统医学协会的施耐德博士突然插话。他的声音尖锐而急促,仿佛一把利刃划破了平静的湖面。此时,他袖口上的银质袖扣在灯光的映照下,晃出一道道冷光,更增添了几分冷峻的气息。“将复杂无比的病理现象简单归纳为金木水火土,这本质上不就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巫术吗?” 他的言辞犀利,充满了质疑和否定。

会场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紧张的气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每一个人。然而,李正源却依旧不慌不忙。他从容地打开平板电脑,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调出一段黑白影像。画面中,1930 年代的太医院档案室陈旧而古朴,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老中医正全神贯注地绘制经络图。他的眼神专注而虔诚,手中的毛笔在泛黄的纸张上留下一道道细腻的笔触。“八十年前,我的祖父就在这里,尝试用解剖学知识来标注穴位。” 李正源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温度。“这是他留下的笔记,上面清楚地写着 ——‘气之运行,当合流体力学;脏腑关联,可参神经内分泌’。从那时,我们就一直在探索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之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实验室的意外》,方便以后阅读实验室的意外第124章 会议回应质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实验室的意外第124章 会议回应质疑并对实验室的意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