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在一旁接口问道:“团长,在他们去世之前,合唱团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事情呢?比如说排练强度有没有变化,或者团员之间有没有发生过冲突之类的?另外,合唱团近期有没有新加入什么人,或者和外界有什么特别的接触?比如有没有接受过什么特殊的赞助,或者参加过一些不寻常的活动?”
团长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排练强度嘛,最近确实是稍微加大了一些。因为再过不久,我们就要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演出,想拿出最好的状态,所以就多排练了一会儿。但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强度调整啊,不至于把人累出病来。至于冲突,我在团里这么久了,大家相处都很融洽,没听说过有什么矛盾。合唱团近期也没有新加入成员,和外界的接触也就是一些常规的演出邀请和慈善活动。不过,前段时间确实有一个慈善机构联系我们,说要给我们提供一些赞助,帮助我们改善排练条件和购买演出服装。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经常会收到类似的赞助。”
林宇接着问:“那您注意到他们佩戴的助听器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我们了解到几位去世的团员都佩戴了助听器。这些助听器是团里统一配备的,还是他们自己购买的?购买的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购买的渠道是正规的吗?有没有可能是通过一些特殊途径获得的?”
团长愣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说道:“助听器?都是很普通的助听器啊,没什么特别的。团里很多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戴助听器很常见的。有些是自己购买的,有些是家人帮忙买的,具体时间我也不太清楚。购买渠道应该都是正规的吧,我没听说过有什么特殊途径。”
林宇和孙鹏又陆续询问了其他几位团员和工作人员,然而并没有得到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两人决定先返回警局,把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陈昭。
与此同时,林薇月在解剖室里,正全神贯注地对受害者的尸体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她神情专注,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工具在尸体上小心地操作着,解剖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仪器轻微的运转声。经过一番仔细的检验,她在受害者的耳道里发现了一些可疑的残留物质,那些物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灰白色,附着在耳道壁上,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
林薇月立刻将这些物质小心地收集起来,送去进行成分分析。她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残留物质,很可能就是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线索。在等待分析结果的过程中,她再次对尸体进行了全面检查,特别留意了受害者的心脏、神经系统等关键部位,试图寻找更多毒物作用的痕迹。她仔细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心脏的病变程度到神经系统的受损范围,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和分析。同时,她还提取了受害者的血液、组织等样本,以备进一步的检测。
陆沉和韩寒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上受害者的通讯记录和电子设备数据,如同侦探在迷宫中寻找出口一般,进行着深入细致的调查。韩寒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一边操作一边对陆沉说:“陆沉,我把他们的通讯记录都查了个遍,暂时没发现什么异常的联系。不过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安装了一个和合唱团相关的APP,不知道这和案件有没有关联。我正在分析这个APP的功能和数据流向,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我发现这个APP不仅会收集他们的位置信息,还会在特定时间自动上传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很难直接获取其内容。”
陆沉凑过来,目光落在屏幕上,推了推眼镜说道:“把这个APP的数据全部导出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它的功能、数据交互情况,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关键线索。凶手既然策划了这一系列事件,这个APP很可能是他的作案工具之一。同时,检查一下他们手机里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的应用程序或者可疑的文件。我们可以尝试从APP的开发者信息、更新记录等方面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另外,对这些加密数据,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解密技术,结合我们以往的经验,尝试破解它们。”
过了一会儿,林薇月拿着成分分析报告,脚步匆匆地来到陈昭的办公室。她的表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头儿,在受害者耳道里发现的残留物质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毒素。从成分和作用机理来看,这种毒素应该是通过某种特殊装置释放到耳道里的,它会直接麻痹受害者的神经系统,进而引发心脏病发导致死亡。而且,根据对尸体其他部位的检查,我发现这种毒素在人体内的扩散速度非常快,几乎是在短时间内就对重要器官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凶手选择这种极为隐蔽且致命的毒素,说明他心思缜密,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并且对受害者有着强烈的杀意,很可能是出于某种深层次的动机,比如利益冲突或者报复心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