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楚国的天空像被泼了墨汁般阴沉。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极的谗言,将太师伍奢下了大狱。这还不算完,费无极撺掇着:"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子胥、伍尚都有大才,要是不除,必成后患!"楚平王一道诏书,以伍奢为人质,召兄弟俩进京。
伍尚急得团团转,拉着伍子胥的手说:"父亲有难,咱们不能不去!"伍子胥却死死攥着佩剑,眼睛通红:"这分明是陷阱!去了就是送死,谁来给父亲报仇?"兄弟俩争执不下,最终伍尚含泪告别:"我去救父亲,你逃出去报仇!"
不出伍子胥所料,伍尚一进京,就和父亲伍奢一起被斩了。消息传来,伍子胥跪在父兄坟前,哭得肝肠寸断。他对着苍天发誓:"楚平王、费无极,此仇不报,我伍子胥誓不为人!"
楚国全国通缉伍子胥,大街小巷都贴着他的画像。伍子胥乔装改扮,昼伏夜出,一路向东逃亡。可楚国边境把守森严,最难的一关,就是昭关(今安徽含山北)。这昭关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峰,中间一条窄路,城楼上全是巡逻的士兵,想蒙混过关,比登天还难。
伍子胥在昭关附近的山林里躲了几天,急得满嘴燎泡。正巧遇到个叫东皋公的隐士,东皋公见他相貌不凡,又得知他的遭遇,心生怜悯:"我有个朋友叫皇甫讷,和你长得有几分相似。咱们如此这般……"
这天夜里,东皋公带着伍子胥进了自家院子。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迎上来,伍子胥定睛一看,嚯!这人的眉眼、身形,和自己还真有七八分像。原来,东皋公打算让皇甫讷假扮伍子胥,引开守关士兵,再趁机送真伍子胥出关。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皇甫讷换上伍子胥的衣服,大摇大摆地朝着昭关走去。远远望见城楼上的士兵,他故意加快脚步,想跑又不敢跑的样子。士兵们眼尖,大喊:"伍子胥!别跑!"顿时,整个昭关乱作一团,士兵们倾巢而出,追着皇甫讷就跑。
真正的伍子胥则混在人群里,低着头往关门口走。可他心里太紧张,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反而引起了士兵的注意。一个士兵拦住他:"站住!你这神色慌张,莫不是……"
千钧一发之际,东皋公拄着拐杖慢悠悠走来:"军爷,这是我家的长工,家里老母亲病重,急着回去呢!"说着,还塞了些铜钱。士兵掂了掂钱袋,不耐烦地挥挥手:"快走快走!"
伍子胥强压着心跳,一步步挪出昭关。刚出城门没多远,就听见身后马蹄声大作——原来追兵发现抓错了人,又折返回来了!伍子胥撒腿就跑,身后的箭"嗖嗖"地擦着耳边飞过。他拼了命地跑,也不知跑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现一条大江。
前有滔滔江水,后有追兵,伍子胥绝望地瘫坐在地。就在这时,江面上飘来一叶扁舟,一位老渔夫喊道:"快上船!"伍子胥大喜过望,连滚带爬地上了船。老渔夫奋力划桨,小船如离弦之箭,很快就把追兵甩在了后面。
伍子胥感激涕零,摘下身上的宝剑:"这把剑价值百金,送给您老人家!"老渔夫却摇摇头:"楚国悬赏五万石粮食、封上大夫爵位来抓你,我要是图财,何必救你?"说完,驾着小船消失在茫茫江面上。
历经九死一生,伍子胥终于逃到了吴国。此时的吴国,公子光正野心勃勃,想夺位称王。伍子胥看出公子光的心思,便帮他招揽刺客专诸,策划了着名的"鱼腹藏剑",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如愿登上王位,史称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让他主持国政。伍子胥也没辜负这份信任,他整顿军队,发展经济,还向阖闾推荐了兵圣孙武。在两人的辅佐下,吴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他亲自率领吴军,长驱直入,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开他的坟墓,鞭尸三百,才算报了血海深仇。
从楚国的通缉犯,到吴国的股肱之臣;从昭关前的九死一生,到鞭尸雪恨的快意恩仇,伍子胥的故事成了春秋乱世最惊心动魄的传奇。他的坚韧、谋略和执着,至今仍让人感叹: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人究竟能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力量!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嘻哈史诗看古今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