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93《龙章五色》

作品:九州民间志|作者:一分零二秒|分类:悬疑|更新:2025-05-06 13:37:24|字数:8344字

东直门的骆驼商队裹着毡毯缓缓入城,蹄印在雪地上蜿蜒成黑色的线。守城的蒙古兵缩在皮袄里打盹,腰间的铁剑结着冰碴。街角的羊肉铺子飘出膻香,几个色目商人围着火炉喝茶,铜壶在炭火上滋滋作响。

这日申时,钟鼓楼的梆子声惊飞了檐角的乌鸦。一个穿青布衫的年轻人逆着人流往城南疾走,怀里抱着个用油布裹着的匣子。雪粒子灌进领口,他打了个寒颤,忽然被人拽进一条窄巷。

"阿爹?"年轻人看清拽他的人,瞳孔猛地收缩。

面前的老者鬓发皆白,左脸有道蜈蚣似的伤疤,正是三年前失踪的父亲赵孟德。他攥着儿子的手腕,指甲缝里渗着血,压低声音道:"快把匣子给我!"

年轻人下意识抱紧怀里的东西:"这是师父临终前让我交给朝廷的......"

"朝廷?"赵孟德冷笑,"他们要的不是龙章,是你的命!"

话音未落,巷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赵孟德将儿子推进旁边的枯井,自己转身迎向追兵。刀光在雪地里闪过,年轻人听见父亲最后的嘶吼:"带着五色龙章,去南边找红巾军!"

大都城南的破庙里,年轻人蜷缩在稻草堆里发抖。匣子被赵孟德塞在他怀里,此刻还残留着体温。他解开油布,里面是块半尺见方的青铜板,上面刻着五条形态各异的龙——青、赤、黄、白、黑,首尾相连围成圆环。

"这就是龙章五色?"年轻人抚摸着纹路,忽然发现龙爪下刻着极小的篆字:"大元至元二十八年,钦天监监正赵孟德制。"

"赵孟德?"年轻人愣住。父亲曾是钦天监的官员,三年前因"通敌"罪名被抄家,难道这龙章与当年的案子有关?

破庙的门被猛地撞开。年轻人慌忙将龙章塞进怀里,却见冲进来的是个穿羊皮袄的汉子,腰间挂着酒葫芦,满脸络腮胡子。

"小子,跟我走!"汉子不由分说拽起他,"红巾军的人在找你!"

两人刚出庙门,就被一队骑兵围住。为首的将领身着银甲,胯下黑马喷着白气。

"交出龙章,饶你不死。"将领摘下头盔,竟是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腰间的玉带嵌着九颗猫眼石。

"鞑子狗!"羊皮袄汉子骂道,从怀里掏出火铳。

"慢着。"银甲将领抬手制止,目光落在年轻人身上,"赵公子,令尊当年可是我的老师。"

年轻人浑身一震:"你是......脱脱?"

脱脱点点头:"三年前令尊因勘破天象被朝廷追杀,我曾劝他归顺,可惜......"他顿了顿,"如今龙章现世,若落入红巾军之手,天下必乱。"

"放屁!"汉子怒道,"龙章是汉人的东西,凭什么给鞑子!"

脱脱叹了口气:"赵公子,你可知这龙章是元帝命令尊所制?它能沟通五行之气,操控风雨雷电。若被妖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年轻人攥紧龙章,忽然发现青铜板在掌心发烫。五条龙的眼睛闪烁着微光,仿佛活过来般游动。

"跟我回大都,我保你平安。"脱脱伸出手。

汉子突然扑向脱脱,火铳轰鸣。年轻人被震倒在地,看见脱脱的银甲上炸开血花。

"快走!"汉子吼道,转身冲向追兵。

年轻人跌跌撞撞跑进雪地,身后传来连绵的惨叫。他攥着龙章,只觉掌心的纹路在发烫,耳边响起父亲临终的话:"去南边找红巾军。"

平江府的城门贴着通缉令,画像上的年轻人正是他。守城的士兵盘查甚严,他混在进城的菜农队伍里,箩筐里藏着龙章。

"站住!"士兵拦住他,"筐里是什么?"

年轻人心跳如鼓,却见旁边的菜农赔笑道:"军爷,这是小人的侄子,第一次进城卖菜。"说着塞过去个银锭。

士兵掂了掂银子,挥手放行。年轻人松了口气,跟着菜农进了城。

平江府的街巷热闹非凡,茶楼酒肆林立。菜农带他到城南的染坊,敲门三下。门开了条缝,露出双警惕的眼睛。

"是老陈头。"菜农低声道。

门完全打开,里面是个穿靛蓝布衫的中年人,腰间系着染布用的围裙。他打量年轻人片刻,将他们引进后院。

"你就是赵公子?"中年人递来碗茶,"红巾军的人等你三天了。"

年轻人掏出龙章,中年人瞳孔收缩:"快收好!这东西能要人命。"

染坊的地下密室里,摆着张巨大的舆图。几个穿粗布衣服的汉子围过来,为首的是个独眼老者。

"龙章带来了?"独眼老者问。

年轻人点头,将青铜板放在桌上。五条龙在烛火下泛着幽光,老者伸手触碰,突然缩回手:"好重的煞气!"

"这龙章是元帝命我父亲所制,能操控五行。"年轻人解释道,"父亲说它能对抗鞑子的气运。"

"放屁!"独眼老者怒道,"当年你父亲为虎作伥,如今拿这劳什子来赎罪?"

年轻人愣住:"您认识我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州民间志》,方便以后阅读九州民间志明朝那些事93《龙章五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州民间志明朝那些事93《龙章五色》并对九州民间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