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十几家VCD厂商联合在一起,共同研发了一款VCD,对抗安瑞的三碟连放VCD,要改变国内VCD的市场格局。
安瑞的三碟连放VCD,可以说是国内VCD的天花板,采用的是斯高柏公司准MPEG2芯片,画质分辨率突破到360P,音质方面也有所提升。
无论国内有多少VCD品牌冒出来,安瑞三碟连放VCD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着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十几家VCD厂商联合在一起,用了一年多时间,研发出了采用MPEG2芯片的VCD,画质清晰度超越了安瑞的三碟连放VCD,采用MPEG-2 Layer II压缩算法,支持2路立体声和4路单声道。
梁安知道这个消息,并不觉得奇怪,那么多厂商联合,要是没研发出点东西,那就是一个笑话了。
国内VCD厂商终于注重技术的研发是好事,可是有点太晚了,小日子把DVD的相关专利都给申请完了。
安瑞也想申请DVD相关的技术专利,可安瑞起步太晚,研发部没积累那么多的技术底蕴。
只不过这十几个厂商研发出新产品后,因为视频光碟格式,又分裂成两个阵营,引发了国内视频光盘的格式和技术标准之争,分别是CVD和SVCD格式。
现在市面上都是VCD光碟,他们两个阵营的目标都差不多,那就是新产品支持新的视频光碟格式,跟普通的VCD光碟区分开来,另外再赚一笔钱。
CVD格式是在VCD光盘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提升视频播放的清晰度,属于国内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SVCD格式是介于VCD和DVD光碟的清晰度,有国外飞利浦和索尼等多家科技公司技术认证,属于行业标准。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视频碟片的清晰度和音质,但更多涉及的是企业背后的商业利益和影响力,还有行业话语权。
现在这两个阵营因为CVD和SVCD,展开了一场技术标准之战,下个月会分别推出了CVD和SVCD视盘机,也是新一代的VCD。
目前双方都想通过市场的占有量,来确定技术标准,也迫使国内其他VCD厂商进行站队。
你要问小日子的DVD在干嘛?当然是早已进入了国内市场,但是碍于硬件的成本价格市场定价,还有DVD光碟的小众,没办法在国内大规模普及,市场占有率只有百分之三不到。
梁安觉得CVD和SVCD技术标准之争是一个笑话,开发出一款支持CVD、V CD、SVC D等视频格式的视盘机,那不都解决了。
安瑞的第三代VCD已经研发出来,因为这所谓的格式技术标准之争,他又让VCD技术部对兼容性进行技术调整。
当下他主要心思是放在芯片工厂上边,至于安瑞Mp3业务,随着安瑞跟唱片工业协会的法律纠纷结束,市面上涌现出了七八个Mp3品牌,正在争夺市场份额。
这是安瑞给自己树立的竞争对手,全球市场那么大,安瑞一家公司吃不下,也为了防止被告垄断市场,也为了应付各大唱片公司死咬着不放。
不过Mp3的两项专利收益也是很高,光是第一批专利费就达到了六百多万美元,特别是棒子国的叁星公司,支付了两份专利费用。
据说对方的手机业务,准备在明年发布一台内置MP3的手机,以此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产品越是畅销,给安瑞交得MP3专利费也就越多。
国内的小灵通刚刚亮相,正式进入国内的通信市场,不少地方还没有建立基站,目前只在杭城作为试点城市,也是一个风口。
安瑞西丽芯片工厂投入了差不多五十多亿资金建设,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梁安想着得要先收回成本,可不能当作摆设来用,得发挥重要性才行。
安瑞的研发部经过这几年发展,团队发展到了一千两百号人,有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分别半导体、Mp3、锂离子,VCD等产品研发部门。
其中半导体研发人员最多,目前有五百多人,其次是锂离子电池三百多人,Mp3和VCD产品研发则是少一些,分别只有一百多号人。
在西丽芯片工厂建设完毕之初,梁安已经让邱老头带领团队设计出出国产32Kbit的IC卡芯片,目的是进军智能IC卡领域。
国内智能IC卡基本上是依赖海外进口,采用最低600纳米的芯片工艺技术标准制作,国内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比如饭卡、公交卡、身份证、门禁卡,医保卡,公用电话卡等。
西丽芯片工厂的500纳米工艺技术生产线,已经对这款IC卡芯片完成验证和仿真,可以进入了试产阶段。
“笑什么?看上公司哪个美女了,笑得那么猥琐?”陈染音看到梁安这样子,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
梁安吸了口冷气,诧异地看着陈染音,问道:“整个公司最漂亮的是你,哪还有什么美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