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陈桂兰的见识比乡下人广,聊起村外的新鲜事来一套一套的,不多时众人就在看似家常的话中对对方进行初步了解。
大人们聊,小孩们也聊,祁祺作为新来户,又长得好看,和大水村小孩们看起来就很不一样,见几个小孩好奇的看着自己,让陈桂兰把自己放下,进了几个小孩范围内。
方才被对比的王二牛看着这小豆丁还怪好奇,有点不好意思的搭话:“你叫祁小宝?你今年多大了?你家就是村尾山下那棵大树边儿上新来的那户?”
简直就是问题宝宝。
祁祺道:“三岁,哥哥你家住哪?”
王二牛就指了前方不远处一家,几个小孩互相介绍一番,祁祺成功混进小孩窝,得知祁祺奶奶要买点小鸡小鸭的,王二牛就邀请祁祺一起去河边摸螺蛳和小螃蟹喂鸡。
村里人一般喂鸡鸭的任务会交给小孩,小孩们下不了地之前在村里四处耍,对村里那块儿水草肥沃,哪棵野果子长得好的位置了如指掌,祁祺就应了下来。
小孩之间的话题没大人那么沉重,围成一圈,手上干着活,嘴里噼里啪啦的像在放鞭炮,你一言我一语,话题跳跃性颇高。
祁祺对这具身体三岁之前的生活又不了解,只挑着自己知道的答了,小孩们也很捧场,性格都不错,期间自然聊到河边木屋里的王水生。
王二牛皱了皱眉:“那个家伙好像是个哑巴,和他说话也不回答,从来不和我们一块儿玩,之前还和柱子栓子铁锤打架,一个人揍得他们哇哇叫,差点牙都打坏了,凶的很。”
祁祺好奇道:“柱子栓子铁锤是谁啊?”原剧情中原主的混混朋友们?
扎着小辫的王二牛他妹王二妞道:“就是大伯家的大哥二哥三哥啦。”
祁祺挠挠头:“那你们大伯是……”
“是村长啦。”
王二牛交代祁祺:“你可别和他们玩,他们几个就爱欺负你这样的小孩子,之前还让狗子学狗叫,坏的冒泡。”
小孩有小团体很正常嘛,欺负人就不对了,祁祺跟着附和:“真是可恶,怎么这样子。”
边上一个吸着鼻涕瘦猴儿似的黑小孩吸了吸鼻子:“他们抢我的山泡子吃。”
“山泡子?”
王二牛道:“就是红色的小果儿,又酸又甜,我知道哪里的山泡子熟了,我明天早上有事儿,晚点带你去摘!”
祁祺当然想出去,不过这具身体大病初愈,还要恢复几日,三岁小孩走不了太远,遗憾的和王二牛说了这件事。
小孩的皮肤没有白如玉,但也是不怎么见过阳光,柔和自然的白,带点黄的发丝软趴趴垂在脖颈,一双大大的黑眼珠水润明亮,说话软软糯糯,带着股天然甜软劲儿,一口一个哥哥姐姐,和一众村里捣蛋的皮猴子同伴比起来,那可太招小孩子喜欢了。
“没关系!你在你家等我,我摘了给你带来!”王二牛小大人一样拍拍小胸膛,很有义气的表示要照顾新来的小伙伴。
祁祺笑眯眯道:“二牛哥哥真好~”一点也没有喊大人喊小孩哥哥的不好意思~
边上几个小孩哥小孩姐不落下风,也争着道:“我也知道哪里的山炮子好吃!”
“我知道哪里有野葡萄!”
“小宝弟弟玩也要去你家找你玩!”
“……”
祁祺笑呵呵认下这群哥哥姐姐。
这就是祁祺以后的在这个世界的朋友们了!
一群大娘婶子们也是和陈桂兰相见恨晚,听了她要买小鸡,正好在场的就有一户人家明日要把家里孵的鸡拿去镇上卖。
现如今粮食短缺粮价物价高,一只成鸡按重量来卖,起码也在五十文之上,这个钱已足够买上几只小鸡自己回去养。
陈桂兰当日就以比市场价低一文的价格拿下了三只小母鸡一只小公鸡和三只小鸭子,都是半月大的仔鸡仔鸭,黄橙橙毛茸茸的,又打听好去镇上的牛车什么时候出发,和两个去卖菜的大娘约好了明早一起出发。
小鸡小鸭拿回家里,直接就住进了房里原有的现成鸡窝,日后喂养和打扫这项任务就要交给家里的小孩们了。
因着是架空世界,渭洲在北地,百姓们粮食以稻谷小麦玉米为多,这年头靠天吃饭,纵然一时看起来气候光照都稳定,祁家人还是随当地习惯种了更适应气候的小麦。
现如今正是五月中旬,祁族人赶着下地,夏日种的小麦没了春雨的滋养,碍于时代种植技术以及作物品种未经改良原因,勤快些护理也要到十月左右才能收获,而那时正是当地冬小麦的种植期,运气好的话,只要不是极寒天气,冬小麦活下来后会经漫长的生长期,在来年的五至七月份成熟。
在这段土地休养生息的时间里壮年们通常会被派去服民徭,农忙耕种农闲征辟,其他百姓可以选择到当地乡绅地主家里打短工之类,可想而知那时候村里的祁族人会忙到什么地步。
说到服役,大夏国有镇北军安定国家,徭役制度暂时不到残酷的程度,但每隔半年十七岁以上的青壮年男子都要应官府前往指派的地点服役一月,若有特殊情况会延长时间,多是修建工程,运输物资等,若是还在战时,直接强制征去服兵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