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扬轻轻敲了敲桌面,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他打开面前的文件夹,取出一叠照片推给刘建国:“先看看这个。“
刘建国只看了一眼就面如死灰。照片上是他儿子在澳门葡京赌场豪赌的场景,筹码堆得比人还高。更致命的是第二张——他正在VIP室里吸食白色粉末。
“刘总今年58了吧?该考虑退休生活了。“谢一扬又推过去一份文件,“签了它,您儿子在澳门的债务一笔勾销,还能拿到两百万的'顾问费'。“
刘建国颤抖着手签完字,谢一扬转向其他人:“各位手上都有这样的文件,签完字就能去财务室领支票。不签的...“他看了眼手表,“纪委的同志八点半上班。“
十分钟后,谢一扬拿着十二份签字盖章的事故报告走出会议室。张铁柱快步跟上:“老板,家属在厂门口闹起来了。“
“每人发一万五,不签保密协议的发五千。“谢一扬头也不回地说,“特别闹腾的那个...我记得有个新婚妻子?安排她去深圳'进修'。“
当奔驰车驶离武钢时,谢一扬看到厂区大门外聚集了上百人。几个披麻戴孝的妇女跪在地上哭嚎,旁边摆着八张放大的黑白照片——那是今早刚被汽化的八个工人。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懵懂地站在照片前,小手摸着相框喊“爸爸“。
谢一扬摇上车窗:“通知周局长,安全局的调查报告下午五点前必须出来。标题要强调'设备老化'和'国企改制阵痛'。“
“已经安排好了。“张铁柱递过平板电脑,“《长江日报》的报道草稿也审过了,重点表扬武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谢一扬点点头,看向窗外。路过一个正在建设的小区时,他突然说:“查查那八个死者的家庭情况,尤其是房产。钢铁厂周围三公里内的房子很快会升值。“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已经在办。八家里有五家住在厂区宿舍,两家的房子有贷款,只有值班长王德发去年刚买了商品房。“
“重点关照王德发的家属。“谢一扬微笑,“告诉他们,丈夫违规操作导致重大事故,按厂规要赔偿损失。如果赔不起...我很乐意按市价七折收购他们的房子。“
当车停在扬帆大厦楼下时,谢一扬的手机响了。是周明远。
“老谢,这事闹得有点大啊。“周明远的声音压得很低,“北京那边都惊动了,派了联合调查组...“
“调查组住哪家酒店?“谢一扬问。
“长江宾馆,但你别乱来,这次带队的是——“
“帮我约他们明晚吃饭,就定在宾馆对面的'楚韵楼'。“谢一扬打断他,“对了,你儿子申请哈佛的事,我已经和校董打过招呼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调查报告五点前送到你办公室。“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进专用电梯。当电梯上升到顶层时,他透过玻璃幕墙俯瞰整个武汉。远处,武钢的方向仍能看到淡淡的黑烟升起,像一条扭曲的黑色丝带,飘向蔚蓝的天空。
“老板,李卫国在办公室等您。“张铁柱提醒道。
谢一扬整了整领带:“让他再等十分钟。先联系《焦点访谈》的孙主任,就说我们有个'国企改革典型'的选题要推荐给他。“
走进办公室时,谢一扬注意到李卫国像尊雕塑般站在窗前,手里紧攥着一份文件。老人转过身时,谢一扬惊讶地发现他一夜之间白了头。
“这是技术报告。“李卫国声音嘶哑,“按你的要求写的。“
谢一扬扫了眼报告,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设备老化,操作失误,典型的意外事故。“
“你知道这是谋杀!“李卫国突然爆发,“你亲手拆掉了那些安全装置!那八个人是被你——“
“被国家淘汰的落后产能害死的。“谢一扬平静地纠正他,“明天《人民日报》会发表评论员文章,《论国企改革中的阵痛与担当》。你猜猜谁会作为正面典型被点名表扬?“
李卫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你...你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谢一扬走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李总工,您知道七号高炉一年维护费用多少吗?三百万。而这次'意外事故'后,武钢能拿到一点五亿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他抿了口酒,“改革总是要有代价的。“
“那是八条人命!“李卫国怒吼,“他们有的才二十出头!“
“所以呢?“谢一扬放下酒杯,“每天中国死多少人?车祸、矿难、医疗事故...多八个少八个,谁记得住?“他打开电视,调到央视新闻频道,“但一点五亿的资金,能创造多少就业?拉动多少GDP?这才是历史会记住的。“
电视上正在播放武钢事故的新闻,镜头扫过哭嚎的家属,然后切到专家访谈:“...再次证明国企技术升级的紧迫性...“
李卫国踉跄后退几步,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疯狂:“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那些特种钢的质检报告也是你...天啊!那些钢用在哪里?高铁?三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