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叔,我回来了,顺便看看咱们的大棚蔬菜搞得如何了。”
“哈哈~小羽,快进来随便看,不过这可能是咱们今年最后一茬青菜了,地里都慢慢化冻了,该种上蔬菜了,这大棚里的菜也卖不出价格了。”
“叔,不用担心,菜整不了咱还不能整点其他的?我路过其他地方看到不少村子整体搞养殖,在整个村里集体养猪养鸡鸭,我跟他们取了经,保证成活率高!”
“可如今限制鸡鸭猪数量,这个不好搞啊!”
“村长叔,咱们把每户的养殖的额定数量集中起来,咱们村不就能办起小厂子了吗?再说每户饲养的水平不一样,咱们集体养保证质量都是一样的。”
村长被苏筱羽三言两语说动了,他干脆一屁股坐在大棚里的田垄上,仔细思索了起来。
好半天后,村长猛地拍了拍膝盖道:“行,搞起来,反正听你的都没错,这个冬天咱们村里可是多了一大笔收入。”
苏筱羽趁热打铁把她从京都书店搜寻来的科学养殖书籍拿给村长,“村长,这可是科学养殖的书,您抽空看看,咱再结合经验,说不定以后整个公社吃肉都得仰仗咱们村了。”
顺着苏筱羽的话,村长脑海里瞬间出现一幅画面:周围几个村长拽着他,都让他留出一些猪肉给他们...随后村长痴痴地笑了。
“村长,醒醒,这里还有一本如何培育香菇的书,我瞅了几眼没看懂,可能只有您这样种庄稼的老把式才能看懂,好像这个月份刚好可以开始弄!”
苏筱羽把书丢给村长便拍拍屁股离开了,她生怕村长留她一起研究。
“这丫头跑那么快干啥?我还能吃了她不成?这啥菌种选择?培养料配置?字都看得懂,可完全不会啊,看来我还得找老苏家两兄弟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晚上,苏筱羽一家人刚吃完饭围着火炉聊天,村长便拿着那本书走了进来。
“有德,我找你有点事儿,你跟我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咱们争取给村里再搞些创收!”村长刚踏进堂屋就喊了起来。
苏筱羽见状跟大家打了招呼便回屋睡觉,苏有德还真的和村长在煤油灯下研究了起来。
“可这菌种我们去哪儿弄?要不咱明天去农科站问问,毕竟这关系民生的问题,他们应该会帮忙的吧?”苏有德提出最关键的问题,两人达成一致。
“其他的步骤咱们按照书上来就是,再让农科站的同志帮帮忙,问题应该不大。”村长补充道。
接下来几天时间,苏有德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少,他跟着村长跑前跑后,去了农科站去公社,终于把香菇种植和养殖两件事都办下来了。
公社罗书记一直是个办实事的好领导,听村长说要搞集体经济,当即大手一拍给了极大的方便和支持,甚至还跟着村长一起去农科站学习。
刚开始村长去农科站还真受到不少为难,对方以根本没听过为由拒绝了村长,后来罗书记出面,农科站的同志才认真读了村长拿去的书,并表示跟其他城市的同志联系询问一番。
终于在冠山村培养料制作完毕后两天,农科站的同志送来了菌种。
培养料被整整齐齐摆放在搭建好的架子上,外面也是用油纸和稻草搭建的培养室。
村长找了几个干活麻利的提前让农科站的同志教了好多遍,确保在接种的时候不出现任何差错。
他们还必须按照农科站同志的要求穿戴好,保证培养室内不被感染。
穿着奇怪的几人引起村民的好奇,村长特意开了会说这些都是苏筱羽提出的,能够帮大家脱贫的好东西,之前大棚蔬菜的成功又让苏筱羽在村里的信用值增加不少。
此次一听又是苏筱羽提出的,大家自觉不再靠近,并且时不时绕到附近护着这些大棚。
养殖的各种手续也办下来了,村长重新分配了劳动任务,苏筱羽把劁猪的技术交给原来负责村里猪圈的林叔。
“羽丫头,这可是吃饭的技术,你确定要教给叔?你这技术可比以前村子里的土方法好多了。”
“哈哈~叔您太客气了,您看我一个女孩子干这个还真有些不好意思,您可是咱村里的养猪的好手,保证以后从咱村里出去的猪肉都是最好的。”
村里如火如荼忙碌了起来,虽说如今比以前忙碌了不少,可大家望着村里扩大的猪圈,越来越肥的猪崽子,吱嘎一阵吼的鸡圈,脸上都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本以为把技术全交出去,她便可以两手插兜到处闲逛的苏筱羽,被老妈和哥哥抓了壮丁,美其名曰监督她学习,争取考个大学。
这还得感谢杜部长,他来信称苏筱羽的文化知识有些跟不上,会影响她日后的升职,而且部长猜测高考恢复,给她寄了不少高中卷子和书本。
紧接着,苏墨轩夫妻,周老爷子和周家爸妈也搜罗了不少市面上的习题给她。
周黎川也寄了不少习题,还自称是他熬了一个星期的夜,特意给她出的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